三位南京大屠杀幸存者近日离世 登记在册幸存者不足百人

地方资讯北京青年报2018-03-01 02:28
穿越到手机

微信扫一扫 分享更精彩

举报与纠错 打印本文

南京大屠杀纪念馆副馆长为李高山老人的照片灭灯

从2月10日到25日,短短15天,三位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刘庭玉、李素云、李高山相继离世。如今,登记在册的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已不足百人。近日,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为3位老人举行了默哀、献花、灭灯仪式。

15天3位幸存者离世

2月10日22时50分,刘庭玉老人去世。2月11日15时左右,李素云老人去世。2月25日18时38分,登记在册的最后一位具有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和南京保卫战老兵双重身份的李高山老人去世。

近日,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为三位老人举行了默哀、献花、灭灯仪式,送老人们最后一程。据纪念馆官方网站消息,三位老人离世后,登记在册的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已不足百人。

随着时间推移,南京大屠杀幸存者的数量正越来越少。1984年,南京市首次调查本地的大屠杀幸存者,登记在册者1756人;1997年,经再次普查确认,大屠杀幸存者登记在册1200余人;2006年,南京大屠杀幸存者急剧减少到400多名;2015年底,南京大屠杀幸存者降至133人。2017年初,登记在册的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只剩下104人。

生前曾多次口述历史

这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既是当年战争的受害者,也是那段历史的见证人。为了让后人更好地了解历史,几位老人曾多次讲述自己在南京大屠杀期间的痛苦经历。

纪念馆官方网站资料显示,刘庭玉老人出生于1922年1月8日。1937年冬天,中国军队驻扎在三轮公司码头,刘庭玉亲眼目睹了日军用机枪扫射。夜里,刘庭玉等人在船上听见有人喊救命,于是四人结伴前去查看,结果其他三人都被日军打死。老人回忆,自己撑船时看到沿江密密麻麻到处都是尸体,老江口的二粮仓库也全是尸体。

李素云1923年5月28日出生。1937年日军攻入南京城后,李素云的父亲和叔叔被日军抓去做苦力,后来父亲侥幸逃回家,叔叔却从此再无音讯。李素云的母亲也被日军打伤,并于一年后去世。为了避开日军,当时14岁的李素云只好在脸上抹灰、剪短发,装成男孩子的样子。此后又和姨娘躲进了金陵女子大学难民收容所,最终得以幸存。她特意将自己当年的苦难经历用文字记录下来,“我想让更多的小辈们知道当年那些故事,一定要珍惜现在的和平,不能再有战争”。

子女接替“讲述”老人经历

三位老人中,李高山的身份尤为特别。他不仅是大屠杀中的幸存者,也是一名南京保卫战老兵。

1937年12月12日,13岁的李高山参加了南京保卫战,其所在的连被分配镇守挹江门城楼。12月13日早晨,日本人对挹江门形成包围。缴械被俘后,李高山和数百名中国士兵被日军押至基建洋房内,遭到日军机枪扫射。因为个子矮小,李高山被前面的人挡住,侥幸躲过日军集体屠杀。他踩着尸体跑到了二楼,日军浇汽油放火燃烧遇难同胞遗体,烈火浓烟直冲二楼,他从阳台跳下逃生。之后,李高山一行六人躲到一栋楼房的楼顶,后被日本兵发现,将六人用绳子反绑,押至水塘边集体屠杀,只有李高山一人侥幸生还。

李高山生前经常参加口述报告、证言会、展览等活动,并于1996年赴日本参加证言集会。他常说:“我要保重身体,我要做证人,活着才有说服力。”

去年12月28日,李高山特地赶到纪念馆,向日本访华团成员讲述亲身经历。当时,他身体已经非常虚弱,只能小声地将想说的话告诉儿子李真铭,再由李真铭转述给访华团成员。

今年2月25日,李高山94岁生日的第二天夜晚,他在所有家人的注视下含泪离开人世。其子李真铭表示,今后会接过父亲的“接力棒”,将他的经历讲述给更多人听。

随着岁月流逝和一个个幸存者的离开,抢救性记录、整理幸存者们的记忆成为一件与时间赛跑的事。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副馆长陈俊峰在接受采访时介绍,近年来纪念馆对幸存者口述史进行了多次梳理,对老人们的证言、证物都进行了保留。他表示:“纪念馆一直在搜寻南京大屠杀幸存者,最近一段时间发现了一部分新的幸存者,我们会请专家对他们的证言进行论证,如果符合幸存者要求,则会将他们登记在册。”

文/本报记者 孔令晗

[责任编辑:沭阳视窗]

读完这篇文章后写点感想吧 你还可以 收藏 留以后再看

关于沭阳网 | 本网动态 | 联系方式 | 投稿荐稿 | 免责声明 | 广告投放 | 微信平台 | 意见反馈 | 删帖须知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RSS订阅 | 手机站
Copyright © 2007-2018 05273.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 苏ICP备17024489号-1 苏公网安备 321322020001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