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幼儿园回家,女童雯雯(化名)称鼻子肿胀,家人以为是感冒鼻塞,输液治疗几天后发现,鼻孔内被海绵宝宝玩具堵住。昨天,雯雯父母报警求助,希望能弄清海绵宝宝玩具是如何进入孩子鼻孔的。
【大意】
孩子称鼻子肿胀
查出鼻孔钻进玩具
雯雯今年6岁,在高邮市区一家幼儿园上学。
“她老说头难受,还以为感冒了。”昨日,雯雯家长称,两个星期前,孩子从幼儿园放学回家,就说头不舒服,右脸鼻子有些肿胀。一开始,家人以为可能天冷受凉鼻塞,就带雯雯到附近医院,当作感冒病因输液治疗了几天。
几天过后,雯雯仍没有好转迹象,症状还有些严重,这可把家长吓坏了,就带孩子去医院做详细检查,惊讶发现孩子右鼻孔内有异物堵住。
发现有异物,医生分析认为,孩子症状不是感冒引起,可能与异物堵住鼻孔引起炎症有关。最终,医生取出异物,又开了一些消炎药,雯雯服用后症状减轻,现在身体已无大碍。
“竟是海绵玩具塞进了鼻孔,真是想不到。”雯雯家长看到被取出的异物,有些想不通,玩具怎么会进入鼻孔。
【原因】
吸收水分体积膨胀
进入鼻腔后无法抠出
孩子身体好起来,家长询问孩子,海绵宝宝怎么进入鼻孔的?孩子称是跟小伙伴玩耍时,将海绵宝宝塞进了鼻孔,一开始,雯雯想自己将玩具抠出,没想到海绵宝宝在鼻孔中“长大”,无法抠出,鼻子也略有肿胀。记者昨了解到,家长口中的海绵宝宝玩具,又称“生长豆”,吸收一定水分后体积会变大,很多孩子喜欢玩。
“她可能是担心被家人批评,一直没说鼻子里有东西。”警方介绍,没想到孩子却被当成患感冒治疗了几天。雯雯家长也希望通过孩子的遭遇,提醒孩子家长要注意玩具的安全隐患,对这种“生长豆”玩具要当心。目前,对雯雯鼻孔中的“生长豆”,到底是自己所为,还是其他孩子恶作剧塞入,仍有待进一步调查。
【当心】
孩子玩后一定要检查
防止玩具小零件被误吞
“每年误塞误吞误食的病例不少。”针对孩子误塞鼻孔“生长豆”,记者咨询了市区部分医院,不少医生表示类似情况时有发生。
据介绍,去年10月24日,一名男童在家玩玩具手枪时,不慎将一颗塑料子弹掉进耳朵,男童捂着耳朵喊疼,家人发现异常将其送医,最终成功取出。“玩具中,最危险的就是一些小玩具。”武警医院急诊科胡医生表示,因为体积小,容易被孩子误塞误吞误食。
胡医生提醒,对一些小玩具和一些配件较多的玩具,孩子在玩完后,大人可以检查一下看是否缺了什么。“如果缺少,要问问孩子,弄清去向。”胡医生表示,一些纽扣电池等,都很容易被误吞、误塞,时间一长对身体影响大。另外,一些金属玩具有尖锐棱角、表面不平或者毛刺较多,非常容易割伤孩子稚嫩皮肤。
“玩具的隐患不少,孩子玩时,不要让他们远离视线。”警方提醒,生活中,也要注意防止孩子将果核、纽扣等当作玩具塞进嘴里,误入气管,造成窒息。实习生 苏梦月 通讯员 红军 记者 孟俭
【延伸阅读】
哪些玩具易伤孩子?
1.声控玩具,市面上很多玩具都能发出声音,如玩具车、玩具枪、电话等。声音是否在孩子的承受范围之内,很少有家长关注。超过70分贝的噪音会对小孩听觉系统造成损害。
2.染色玩具,劣质染色塑料玩具上附着各类污染源和细菌,孩子拿在手上玩耍时,手有擦揉眼睛的话,很容易导致眼睛被细菌感染,导致角结膜炎,眼睛中毒。
3.子弹玩具枪,带子弹的玩具枪类是极具有危险性的玩具,一不小心子弹射伤眼睛,造成不可逆损伤,尤其节假日期间小朋友被此类玩具击伤眼睛的病例不计其数,有的导致失明。
读完这篇文章后写点感想吧 你还可以 收藏 留以后再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