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子晚报网1月20日讯(通讯员 林少雄 郭峰 王琳 记者 万凌云)赵成,浙江杭州人,1986年出生,江苏科技大学2008级硕士研究生。2010年研究生毕业前夕,因某863课题实验意外爆炸而双目失明。2015年,他以广博的时政、文史等知识率领浙江代表队参加全国第一届盲人百科知识竞赛,并获得第二名的好成绩。
2016年4月,赵成被评为杭州市首届“最美杭州人——十佳残疾人”;近日,经过浙江全省各地推荐、公众号投票和专家评审,赵成又被评为浙江省“最美浙江人·最美残疾人”,成为浙江省残疾人先进典型。从一名风华正茂即将毕业的研究生,到最好的年纪永远失去光明,再到浙江省的“最美浙江人·最美残疾人”,期间赵成经历了怎样的心路历程?20日,面对采访,年轻的赵成,给出了答案:““黑夜带来了黑色的迷惘,但我时刻心怀光明”。
“人生有时就是这样始料不及,但是我不能放弃自己”
2010年夏天,在江苏科技大学自动化控制专业读研的赵成,跟随实习单位来到千岛湖做水下实验,不料在试验中电池筒突然发生爆炸。随着“嘭”的一声巨响,年轻帅气英俊的80后赵成瞬间失去了意识,倒在了血泊当中。当时,实验室屋顶被炸开了一个窟窿。当恢复意识后,发现已躺在医院的手术急救台上,赵成依稀记得自己说的第一句话就是:“医生,我的眼睛看不见了!”
后来经过7天的全力抢救,上身大面积烧伤的赵成保住了性命,不过却在最好的年纪,永远失去了光明。赵成父母得知这个情况后,欲哭无泪,一夜白头。
从温暖的阳光瞬间跌进冰冷的黑暗,几乎无人能冲破如此巨大的心理落差。当记者问起赵成是如何面对这样的磨难和遭遇时,赵成定了定神,手摸到水杯,喝了一大口水说:“人生有时就是这样始料不及,没有办法,但是我不能放弃自己。我还有父母之恩尚未报答,还有关爱帮助我的那些好心人尚未感谢,我不能像鸵鸟一样把头扎到沙里,自欺欺人,自甘沉沦,我必须要勇敢面对现实,只有我自己接受了,才能走出来。”
在度过那最初时间的痛苦、焦虑、无助和迷茫后,他决定振作精神,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先后做了眼睑移植、颅骨修复等10余次大小手术,他咬紧牙关一步一步,忍受着身体的痛苦煎熬。“既然事情已经发生了,接受就是最好的治疗。我想要飞翔在属于自己的另一片天空。”赵成说这句话时,特别坦然。
“参加全国盲人百科知识竞赛,努力让生命再一次绽放光芒”
赵成失明之后,没有断绝与外界信息的联系。他依然热爱学习,在各种信息渠道中丰富自己,沉淀自己,提高素养,始终保持着乐观的心态。他积极参加残联组织的各种康复和技能培训,学会盲杖定位行走、掌握读屏软件,通过手机和电脑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
2015年下半年,为了参加全国第一届盲人百科知识竞赛,他前前后后查阅了大量的天文、地理、历史、文学和时政等方面的图书。在两个多月的备战训练日子里,他每天起早贪黑,搜集整理比赛知识。虽然眼睛看不见但可以听,他经常在电脑前一坐就是大半天,每天连续四五个小时地用耳朵听“读”文献资料,直到听得头昏脑胀,甚至引起了耳鸣干呕,但是他硬是坚持下来了。
“我从小对天文地理知识就很感兴趣,原来文科基础也很好,得知正在举办全国盲人百科知识竞赛,我想努力让生命再一次绽放光芒,也让父母亲人相信自己除了失明之外,一切和正常人都无区别。”功夫不负有心人。赵成以全省第一名的成绩入选浙江代表队,参加在北京举行的全国盲人百科知识竞赛。全国有一万多名盲人报名参加初赛和选拔赛,40支省级代表队120名选手进京参加复赛和决赛。
经过预赛、复赛的层层淘汰,他带领浙江队闯入决赛,经过全体队员的顽强拼搏,沉着应战,取得了全国第二名的好成绩,为浙江省赢得荣誉立下了汗马功劳。中国残联副主席李志军和国家图书馆领导亲自为他和队友颁奖。到此,赵成完成了一位硕士生意外致盲后的顽强逆袭。
读完这篇文章后写点感想吧 你还可以 收藏 留以后再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