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月21日江苏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主席团第二次会议通过)
省财政厅受省人民政府委托向本次大会提出的《关于江苏省2012年预算执行情况与2013年预算草案的报告》以及江苏省2013年预算草案,各代表团进行了审查。大会国民经济社会发展计划和财政预算审查委员会根据代表们的意见作了进一步审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2012年,省人民政府及其财政部门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委的决策部署以及省十一届人大五次会议的决议,按照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充分发挥财政职能作用,认真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促进经济社会健康发展,较好地完成了预算任务。全省公共财政收入5860.69亿元,增长13.8%,加上中央税收返还及补助、地方政府债券收入和上年结余结转及调入资金,总收入8121.85亿元;全省公共财政支出6996.59亿元,增长12.5%,加上上解中央支出316.87亿元,总支出7313.46亿元;预计结余结转808.39亿元。省本级征收的公共财政收入522.28亿元,完成调整预算数的102.6%,加上中央税收返还及补助、下级上解、地方政府债券收入和上年结余结转及调入资金,总收入3029.08亿元;省级公共财政支出1705.68亿元,完成调整预算数的95.2%,加上上解中央、返还市县、一般性转移支付、转贷地方政府债券以及安排预算稳定调节基金等支出1237.93亿元,总支出2943.61亿元;年终结转84.46亿元、结余1.01亿元。全省政府性基金当年收入3612.38亿元,支出3540.04亿元。省本级政府性基金当年收入155.60亿元,除补助市县支出外,支出67.14亿元。省本级列入编报范围的国有企业国有资本经营收入8.09亿元,支出8.09亿元。审查委员会认为,在去年经济运行比较困难的情况下,我省预算执行情况总体上是好的,收入继续增长,收入质量有所提高,支出预算执行好于往年,改善民生投入大幅增加,各项重点支出得到保障,预算管理水平明显提高。预算执行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是财政转移支付结构需进一步优化,项目滚动预算编制推动不够有力,部分专项资金使用比较分散,政府性债务管理需进一步加强。这些问题应当予以重视并切实加以解决。
根据我省经济社会发展情况,省人民政府作出2013年预算安排:全省公共财政收入6447亿元,增长10%左右,加上中央税收返还及补助等收入,总收入8597.49亿元;全省公共财政支出7767亿元,增长11%,加上上解中央等支出,总支出8597.49亿元。省本级征收的公共财政收入569.33亿元,增长9%,加上中央税收返还及补助、市县上解收入及上年结余结转,总收入2997.27亿元;省级公共财政支出1767.07亿元,增长3.6%,加上上解中央、返还市县、一般性转移支付等支出,总支出2997.27亿元。全省政府性基金收入3704.06亿元,增长3%,支出3704.06亿元,增长5%;省本级政府性基金收入145.11亿元,下降6.7%,除补助市县支出外,省本级支出59.28亿元,下降11.7%。省本级列入编报范围的国有企业国有资本经营收入8.17亿元,支出8.17亿元。审查委员会认为,上述预算安排体现了全省经济工作会议的要求,统筹兼顾了我省各方面的实际情况,是积极可行的。为此,建议大会批准省人民政府提出的《关于江苏省2012年预算执行情况与2013年预算草案的报告》,批准2013年省级预算;市、县(市、区)人民政府的预算由其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审查批准。
2013年,我省经济社会发展任务繁重,财政收支矛盾会更加突出。为了保证预算的完成,更好地围绕主题主线做好预算工作,审查委员会建议:
一、进一步发挥财政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加强对国内外经济形势的研判,高度关注我省经济走势对财政的影响,适时采取应对措施,努力促进财政收入与经济发展相协调,实现实实在在、可持续的增长。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切实落实结构性减税政策和扶持实体经济发展的税费优惠政策,着力推动经济结构调整,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发挥财政在调整国民收入分配中的作用,切实落实各项惠民政策措施,坚持将财政资金更多地投向民生领域,着力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基础作用。保证和突出支出重点,充分发挥公共财政的作用,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着力推进社会事业的发展。
二、进一步改善和加强预算管理。积极推进财政体制改革,尽快建立全口径预决算制度,形成由公共财政预决算、政府性基金预决算、国有资本经营预决算、社会保障预决算构成的预决算体系。公共财政坚持以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主体功能区建设为立足点,进一步明确支出方向和重点,继续调整和优化支出结构,完善和规范转移支付制度,改进和加强专项资金管理。政府性基金、国有资本经营和社会保障方面,既要高度重视预算的编制,更要重视预算的执行,增强预算的科学性和约束力,努力实现预算管理的全覆盖。积极推动预算绩效管理制度建设,扩大预算绩效评估范围,在继续做好公共财政预算绩效评估工作的同时,积极探索开展政府性基金、国有资本经营、社会保障预算绩效评估,努力提高各方面资金的使用效益。切实加强政府性债务特别是政府融资平台债务管理,探索建立地方政府债务规范管理和风险预警机制,有效防范财政风险。
三、进一步推进预决算公开。按照“全面、真实、清晰”的要求,依法公开各级公共财政预决算,公开部门预决算,公开民生专项资金安排和使用情况,增强财政工作的透明度。在实行预算公开的同时,着力推进预算民主,坚持在预算编制、执行过程中更多地倾听群众和社会各方面的意见,自觉接受监督、改进工作、完善管理。
江苏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国民经济社会发展计划和财政预算审查委员会
省财政厅受省人民政府委托向本次大会提出的《关于江苏省2012年预算执行情况与2013年预算草案的报告》以及江苏省2013年预算草案,各代表团进行了审查。大会国民经济社会发展计划和财政预算审查委员会根据代表们的意见作了进一步审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2012年,省人民政府及其财政部门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委的决策部署以及省十一届人大五次会议的决议,按照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充分发挥财政职能作用,认真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促进经济社会健康发展,较好地完成了预算任务。全省公共财政收入5860.69亿元,增长13.8%,加上中央税收返还及补助、地方政府债券收入和上年结余结转及调入资金,总收入8121.85亿元;全省公共财政支出6996.59亿元,增长12.5%,加上上解中央支出316.87亿元,总支出7313.46亿元;预计结余结转808.39亿元。省本级征收的公共财政收入522.28亿元,完成调整预算数的102.6%,加上中央税收返还及补助、下级上解、地方政府债券收入和上年结余结转及调入资金,总收入3029.08亿元;省级公共财政支出1705.68亿元,完成调整预算数的95.2%,加上上解中央、返还市县、一般性转移支付、转贷地方政府债券以及安排预算稳定调节基金等支出1237.93亿元,总支出2943.61亿元;年终结转84.46亿元、结余1.01亿元。全省政府性基金当年收入3612.38亿元,支出3540.04亿元。省本级政府性基金当年收入155.60亿元,除补助市县支出外,支出67.14亿元。省本级列入编报范围的国有企业国有资本经营收入8.09亿元,支出8.09亿元。审查委员会认为,在去年经济运行比较困难的情况下,我省预算执行情况总体上是好的,收入继续增长,收入质量有所提高,支出预算执行好于往年,改善民生投入大幅增加,各项重点支出得到保障,预算管理水平明显提高。预算执行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是财政转移支付结构需进一步优化,项目滚动预算编制推动不够有力,部分专项资金使用比较分散,政府性债务管理需进一步加强。这些问题应当予以重视并切实加以解决。
根据我省经济社会发展情况,省人民政府作出2013年预算安排:全省公共财政收入6447亿元,增长10%左右,加上中央税收返还及补助等收入,总收入8597.49亿元;全省公共财政支出7767亿元,增长11%,加上上解中央等支出,总支出8597.49亿元。省本级征收的公共财政收入569.33亿元,增长9%,加上中央税收返还及补助、市县上解收入及上年结余结转,总收入2997.27亿元;省级公共财政支出1767.07亿元,增长3.6%,加上上解中央、返还市县、一般性转移支付等支出,总支出2997.27亿元。全省政府性基金收入3704.06亿元,增长3%,支出3704.06亿元,增长5%;省本级政府性基金收入145.11亿元,下降6.7%,除补助市县支出外,省本级支出59.28亿元,下降11.7%。省本级列入编报范围的国有企业国有资本经营收入8.17亿元,支出8.17亿元。审查委员会认为,上述预算安排体现了全省经济工作会议的要求,统筹兼顾了我省各方面的实际情况,是积极可行的。为此,建议大会批准省人民政府提出的《关于江苏省2012年预算执行情况与2013年预算草案的报告》,批准2013年省级预算;市、县(市、区)人民政府的预算由其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审查批准。
2013年,我省经济社会发展任务繁重,财政收支矛盾会更加突出。为了保证预算的完成,更好地围绕主题主线做好预算工作,审查委员会建议:
一、进一步发挥财政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加强对国内外经济形势的研判,高度关注我省经济走势对财政的影响,适时采取应对措施,努力促进财政收入与经济发展相协调,实现实实在在、可持续的增长。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切实落实结构性减税政策和扶持实体经济发展的税费优惠政策,着力推动经济结构调整,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发挥财政在调整国民收入分配中的作用,切实落实各项惠民政策措施,坚持将财政资金更多地投向民生领域,着力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基础作用。保证和突出支出重点,充分发挥公共财政的作用,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着力推进社会事业的发展。
二、进一步改善和加强预算管理。积极推进财政体制改革,尽快建立全口径预决算制度,形成由公共财政预决算、政府性基金预决算、国有资本经营预决算、社会保障预决算构成的预决算体系。公共财政坚持以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主体功能区建设为立足点,进一步明确支出方向和重点,继续调整和优化支出结构,完善和规范转移支付制度,改进和加强专项资金管理。政府性基金、国有资本经营和社会保障方面,既要高度重视预算的编制,更要重视预算的执行,增强预算的科学性和约束力,努力实现预算管理的全覆盖。积极推动预算绩效管理制度建设,扩大预算绩效评估范围,在继续做好公共财政预算绩效评估工作的同时,积极探索开展政府性基金、国有资本经营、社会保障预算绩效评估,努力提高各方面资金的使用效益。切实加强政府性债务特别是政府融资平台债务管理,探索建立地方政府债务规范管理和风险预警机制,有效防范财政风险。
三、进一步推进预决算公开。按照“全面、真实、清晰”的要求,依法公开各级公共财政预决算,公开部门预决算,公开民生专项资金安排和使用情况,增强财政工作的透明度。在实行预算公开的同时,着力推进预算民主,坚持在预算编制、执行过程中更多地倾听群众和社会各方面的意见,自觉接受监督、改进工作、完善管理。
江苏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国民经济社会发展计划和财政预算审查委员会
读完这篇文章后写点感想吧 你还可以 收藏 留以后再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