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3日下午,在扬州市区某小区内发生了一件令人痛心的事,一位老人突然昏倒在小区楼下,没能见到家人最后一面。
当天下午5点多钟,有居民发现老人倒在地上,急忙报警。120急救人员赶到时,老人已没有生命体征经。目前,死者家人正在料理后续事宜。
据知情者透露,老人70多岁,就居住在该小区内,居民推测可能是降温引发心血管疾病导致老人猝死。
小编咨询专家了解到,在季节交替、气温急剧变化的时候,都属于心肌梗死的高发期。心肌梗死的患者如果不及时救治,可引发心脏骤停等严重后果,导致患者死亡。
专家也提醒广大市民,温差变化是诱发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因素,每年的11月到来年的3月,是一年中心血管病猝死高峰,秋冬季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人数大约占到全年发病总人数的7成左右,急性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发病率明显增多。
寒冷的冬季,
心脑血管病人要注意了!
1. 注意防寒保暖:冬季室温应该不低于18℃,老年人和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应再提高2℃~3℃。在冬天应随时注意天气变化,及时增添衣物。外出时最好戴口罩,并避免迎风疾走。在室内时,应避免将门窗开得过大,以防冷空气刺激诱发心绞痛和心肌梗死。当室内需要换气时,可把门窗开一条缝,使少许新鲜空气进入,但又不至于使室内温度一下子降得过低。
2. 避免剧烈运动:心脑血管疾病患者都有不同程度缺血或缺氧,进行剧烈的体育运动,会增加心脏负担,容易诱发心绞痛、心肌梗死等病症。
3. 调整饮食结构:冬季气候寒冷,人们一般喝水较少,容易使血液浓缩,加重心脏负担。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在寒冷季节要多喝开水,并多进食一些容易消化和富含营养的清淡食物,如蔬菜、水果、鱼肉和瘦肉等。避免进食过饱,不要吃肥肉,少吃动物内脏。
4. 情绪不要过分激动:人在情绪异常波动时,如过分悲伤、愤怒等情况下,可致使心脏交感神经兴奋,体内儿茶酚胺等缩血管活性物质增加,从而进一步使心跳加快,血管收缩,甚至造成冠状动脉闭塞,心肌缺血缺氧,最终造成心绞痛及心肌梗死的发生。
5. 保持大便通畅:排便过于用力会使腹内压力增高,回心血流量增加,心脏负荷加重,容易诱发心绞痛和心肌梗死。冠心病患者应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平时应有意识地多吃一些含纤维(尤其是粗纤维)较多的食物,如绿叶蔬菜、水果、五谷杂粮等。一旦发生便秘,切不可强行排便,而应该通过饮食或者药物来改善。
6. 及时就诊:如果一旦出现胸闷、心悸长时间不能缓解、胸口有压迫样疼痛感,甚至出现自测血压下降、大汗淋漓等情况,须警惕心绞痛甚至心肌梗死的发生,这时候请及时就医,必要时呼叫120急救.
读完这篇文章后写点感想吧 你还可以 收藏 留以后再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