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挑副春联过大年
2月9日是除夕,扬州的大街小巷比平时少了很多行人,可市区的秋雨路依然人流涌动。这条路每到春节便会聚集一大批售卖春联等喜庆物品的摊点,吸引全城市民前往选购。尤其是除夕上午,这条路准是全城最拥堵的道路之一。
在这片由春联、中国结、红福字等构成的红色海洋中,家住翠岗小区的吴立祥大爷左挑右选,最后挑中了一副“春满人间百花吐艳,福临小院四季常安”的对联。他告诉记者,他和老伴都退休了,儿子和媳妇就在身边,他觉得凭这一点,自己就比很多老人幸福:“平时家人想聚一聚,一个电话就能把他们叫回来。”老吴说,今年家里第三代就要出世了,买副春联讨个口彩,希望我们这个小家天天有福降临,家人健康平安。
十多年来每年都来秋雨路卖春联的李老汉忙得不亦乐乎,一个上午就卖出了50多副对联。他说,其实卖春联也赚不了大钱,但这么多年上街卖春联已经习惯了,卖春联其实也是给自己图个吉利,将带着福字、写着吉祥的春联提供给需要的人,本身就是一件积德行善的事情。
徐州:“麻叶”飘香年味浓
油炸“麻叶”是徐州百姓过年必备的零食,因其薄薄一片像树叶模样、上面又满是芝麻而得名。除夕一大早,徐州中枢小区居民王锦芹和不少“老徐州”一样,家人齐动手,制“麻叶”过大年。
20斤白面、2斤芝麻、1斤白砂糖,倒上水,王锦芹和三姐王锦华合作,把它们搅拌在一起揉成面团,擀成一张张圆饼大小的面皮。小区院内,小灶台已经摆好,二哥王利民点上柴火,架起制作徐州烙馍特有的“鏊子”,二嫂闫洪茹一边给面皮加热一边告诉记者:“家人聚在一起准备年货的过程,特别温暖。”虽然面皮才刚刚“去水”烙到半熟,记者已经闻到了一股甜香。
王锦芹把面皮切成菱形薄片,准备工作大功告成。“咕嘟嘟”倒上大半锅色拉油,经油火煎炸,金黄薄脆的“麻叶”出锅了。咬上一口,嘎嘣儿脆,满口酥香,寓意着来年的生活甜美幸福。 “这才是地地道道的大年味儿”,王锦芹端上两盘“麻叶”分给邻里,小区里欢声笑语一片。
淮安:庙会“复活”欢乐多
猜灯谜、品小吃、赏民俗……除夕,记者来到淮安清江浦庙会,来自四面八方的百姓徜徉其中,尽享浓浓年味,感受融融春意。庙会上汇聚了传统年货、民间工艺品、特色小商品,现场穿插着特色小吃绝活展示,让人们一饱口福的同时也尽情享受着视觉的冲击。
庙会的“复活”,唤醒了很多当地人对古老文化的记忆。很多人说,几十年前看过庙会,今天猛然又看到古色古香的庙会,感到十分亲切,年味十足。
本届庙会的灯展灯光由来自清浦区的劳模、老党员、环卫工人等代表共同点亮。庙会还把印有“过年啦”、“清江浦庙会开幕啦”等字样的年货大礼,送到广大困难群众的手上。
宿迁:娱乐“年货”更happy
“爸爸,你看,那是喜羊羊与灰太狼!”8日晚8点,宿迁市区的项王故里景区内热闹非凡,“梦幻童年”儿童嘉年华艺术灯展正在举行,无论动物、植物还是人物,都形象生动、栩栩如生,引得孩子们兴奋地直叫。
据项里景区运营部负责人介绍,本次艺术灯展推出梦幻迪士尼、愤怒的小鸟、植物大战僵尸、喜羊羊与灰太狼、蚂蚁军团等十余组知名灯组。灯展一直办到元宵节期间,开园时间为每天晚上5点半到8点半。
“梦幻童年”灯展只是宿迁喜迎春节的娱乐活动之一。早在本月初,宿迁市假日旅游协调领导小组办公室就特别在报纸、电视、网络等媒体上,向全市人民告知全市各地的迎春节娱乐活动,所有活动的地点、电话、乘车线路等都写得清清楚楚。这些活动包括:2月10-18日在湖滨新城举行的2013宿迁中国水城暨欢乐岛首届新春文化年会;2月10-24日举办的沭阳虞姬公园2013冰雕旅游节;2月9日在泗阳县众兴镇骡马街西首举行的天后宫新年撞钟祈福仪式;2月1日-28日洪泽湖湿地温泉度假村“银蛇飞舞泉心祝福”活动等。
镇江:乡亲追捧“豆腐王”
除夕,记者走进句容市后白镇西斛村王庆江家,只见厨房灶膛里火星四溅,在直径1米左右、当地俗称“十八丈”的大铁锅里,豆浆沸腾翻滚。王庆江一边用大勺子舀去上面的一层浮沫,将食用石膏和豆浆掺和倒入,再混合搅匀,一边告诉记者,石膏多了豆腐老,少了豆腐又太嫩,吃起来没有咬劲、嚼头。
豆腐谐音“逗富”,吃豆腐图个吉利、祈求来年更多的福气,是句容茅山老区老百姓年夜饭的保留项目。
今年58岁的王庆江从爷爷辈开始磨豆腐,人称“豆腐王”,周边十几个村落的村民都认准他家磨的豆腐。每年进了腊月,王庆江开始忙起来,一天要加工400多斤干豆。
“豆腐王”的豆腐口感好、气味香、外观如白玉,更妙的是豆干炒菜不碎,每年都有两三百户村民来这加工豆制品,连句容市区都有人专程赶来。当天王庆江家里等候的人有40多人,队伍排到了院子门外。“看来今天年夜饭起码要10点以后才能吃得上了。”
读完这篇文章后写点感想吧 你还可以 收藏 留以后再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