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舍“亲人”和老师同学 被拐少女想回“家”去

江苏要闻江南晚报2016-05-19 08:30
穿越到手机

微信扫一扫 分享更精彩

举报与纠错 打印本文

本报讯(晚报记者念楼/文)孩子被拐是一个家庭难以承受的伤痛,孩子终被找回又是幸运的,但法律意义上的团圆,并不意味着孩子“回归”就一帆风顺。这两天,小云(化名)的母亲蒋女士满是烦忧:才经历了骨肉团聚的喜悦,想好好照顾失而复得的女儿,小云却提出要回安徽去。

小云被拐走时才4岁,被解救时15岁,这中间漫长的11年里,她在安徽和“奶奶”“姐姐”一起生活。同样被拐的“姐姐”在年初被解救后,一边在老家务工,一边还每月给小云寄500元生活费。在小云眼中,“姐姐”和“奶奶”是有养育之情的“家人”。而且她在当地中学读书,对学校的老师和同学也念念不忘。蒋女士发现,小云刚到无锡时,一家人团聚很开心,晚上小云还和妹妹亲密地挤在一张床上睡。家里大人陪她出去买衣服,给她买手机,可是小云的情绪说变就变。听说父母要安排她在无锡读书,小云竟哭了,她说要回安徽读书。

蒋女士说,从安徽回无锡前,丈夫给小云养父刘某的母亲留下一些钱,由当地民警把钱送给老太太。民警反馈,老太太既高兴又不舍,高兴的是自己年纪大了,不知还能照顾孩子到什么时候,现在孩子终于找到亲生父母,她放心了;难过的是,养了这么多年的孩子,说不在身边就不在身边了。回到无锡后,蒋女士多次和当地的老师、民警联系,反映小云的近况。女儿回家后,她也顾不上做生意,歇下手里所有的活儿陪她。听到女儿要回安徽,蒋女士忧心忡忡。小云拿着新手机给老师、同学和“姐姐”打电话,哭了半天。对于母亲的挽留,她说“不想吃饭”,并把自己锁在房间里。“她不吃我也不吃,我都不知道该怎么办了”,蒋女士心急如焚。

言行教育咨询公司的心理咨询师宋春芳18日傍晚5点多随民警来到蒋女士家。为让小云敞开心扉,她俩谈心时,其他人都在屋外耐心等候。事后宋春芳表示,小云没有太大的心理问题,比起心理疏导,她现在更需要与父母培养感情,与父母协商好怎么处理接下来的读书、生活等事宜。

孩子回来了,可心灵回归还需要时间。宋春芳说,小云是个善良、阳光的女孩,性格发展也较健康,内心较强大。可是,小云在安徽生活了十多年,身边有“家人”和同学陪伴,她对他们割舍不下是很正常的,这也说明她是有情有义的孩子。在理智上,小云知道自己找到了亲生父母,但在情感上,她还停留在安徽。她对亲生父母和无锡的一切感到陌生,对进入新的生活没有心理准备,容易产生孤独感。“孩子需要一段时间来适应新环境并接纳父母的爱。”宋春芳表示,父母好不容易找到孩子,舍不得她再离开,这种心情是可以理解的。不过在交流的方式上要委婉柔和,建议小云父母多倾听、多理解孩子,可以一方面让小云和“家人”、同学等保持联系,并请他们来无锡玩,另一方面要和小云逐渐建立起情感链接,帮她找到归属感。昨天下午获悉,小云已开始和父母再次交流。

[责任编辑:我爱的人]

读完这篇文章后写点感想吧 你还可以 收藏 留以后再看

关于沭阳网 | 本网动态 | 联系方式 | 投稿荐稿 | 免责声明 | 广告投放 | 微信平台 | 意见反馈 | 删帖须知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RSS订阅 | 手机站
Copyright © 2007-2018 05273.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 苏ICP备17024489号-1 苏公网安备 321322020001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