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7月30日,家住江宁的殷世琴带着80岁的养母赵秀英登上了中央电视台《向幸福出发》的舞台,以一曲自己改编的《老爸老妈》诉说了对养母的感恩之情。“这是我从小的一个心愿,我要为这个特殊的家庭争光,为妈妈争气,我做到了!”
金陵晚报记者 蒋晓春
殷世琴(右)和她的母亲。
赵秀英婚后不能生育,在农村这样的状况总会被人说三道四,生活中也没少受人欺负。
殷世琴被抱养回来后,赵秀英视如己出,想尽一切办法疼爱孩子,哪怕是别人给的一块糖,赵秀英都要带回家给女儿吃。
“在我四岁时,看到别人家有照片,我也哭闹着要照相。家中的经济很是拮据的,但妈妈还是向别人借了几块钱和父亲一起带我到南京照了一张全家福。这张照片至今还保存在我的相册里。”
这让殷世琴从小就立下志愿,一定要像男儿一样撑起这个家,要为妈妈争口气,告诉大家即便是抱养的孩子一样不比亲生的差。“在我10多岁时,听人说喝鳝鱼血能长劲。为了多帮妈妈干些农活,我不知道哪来的勇气,竟然活吞了三条20公分长的小鳝鱼。”
回忆起当时的举动,殷世琴想想还是后怕,到成年后她有了更清晰的报亲恩的想法。
到了适婚年龄,她提出的首要择偶标准就是将养母带在身边赡养。即便到了自己两个儿子成家之时,家里最好的房子也是留给赵秀英居住。“我和妈妈55年没有分开过,直到妈妈去年年底突然病逝。”
赵秀英对女儿从不提任何要求。“我只有用心去观察她喜欢什么,需要什么。一次,看到妈妈捡到了一个用五分钱打做的戒指,爱不释手地戴在手上。当时我心里就很难过,等到一发工资,立刻就给妈妈买了一个金戒指。”殷世琴说。
2008年,赵秀英不幸得了脑梗,还患有间歇性的老年痴呆症,时而清楚时而糊涂,生活离不开人照顾。那会殷世琴还要在外工作,分身乏术,很多人劝她把老人送去养老院,但殷世琴舍不得,把自己一千多元的退休金拿出来请保姆照顾老人。
殷世琴喜欢唱歌,也梦想着有一天站上更大的舞台去感谢妈妈给她的爱。2013年,殷世琴给央视《向幸福出发》栏目组写了一份长信。“真挚的情感打动了编导,收到信件的第四天就敲定了上节目的事。”殷世琴说,当年的7月30日,她站在央视的舞台上,当着妈妈的面演唱了自己改编的歌曲《老爸老妈》。
正如歌词里唱的“为了我的老妈妈,为了回报养育恩,我一定好好用心赡养她。”殷世琴都做到了。2013年,她孝老爱亲的举动赢得了当年“南京市好市民”的称号。
读完这篇文章后写点感想吧 你还可以 收藏 留以后再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