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通长江大桥昨天“插”下首根“定海神针”

江苏要闻2014-06-23 18:33
穿越到手机

微信扫一扫 分享更精彩

举报与纠错 打印本文

沪通长江大桥昨天“插”下首根“定海神针”

正在建设的沪通长江大桥22日完成首个世界级的技术难题——一座横截面达12个篮球场大小、重达15000吨的桥墩钢沉井,通过长江“浮运”10多公里后,成功“插”到预定位置,成为沪通大桥的第一根“定海神针”。

昨天早晨7点半,熔盛重工4号船坞。随着总指挥一声“起锚”令下,一座高44米、横截面达12个篮球场大小的庞然大物,在8条拖轮的护航和牵引下,缓缓驶向宽阔江面。

这座造型酷似“蜂窝煤”的巨无霸,自重近15000吨,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最大的桥梁钢沉井,被安装到在建的沪通长江大桥28号桥墩。

沪通长江大桥是沪通铁路的关键性控制工程,28号桥墩是大桥的主墩之一,底部为钢壳沉井,上部为混凝土沉井,总高105米,其中钢沉井高44米,将被永久打入江底。为方便吸泥下沉,沉井平面布置为24个12.8米×12.8米井孔。所以,从空中俯瞰,这座“巨无霸”的钢铁建筑就像一块蜂窝煤。今年2月下旬,沪通长江大桥主墩的钢沉井已经在熔盛重工开始加工制造。

从建造钢沉井的熔盛重工4号船坞至28号桥墩位置,距离约11公里。钢沉井自身没有动力装置,且体积为全球最大,如何在江面上平稳挪移11公里?建设和海事部门制定了多套周密方案,并在江面沿途进行了交通管制。出坞后,这座高约15层的钢沉井在8艘拖轮的 “前拱后卫”,一起朝着沪通大桥桥址出发。经过2个多小时的江上迁徙,钢沉井平稳抵达预定位置,又经过调头转弯后,钢沉井被顺利固定。下一步,施工方还将利用2至3个月时间,对钢沉井进行精确定位,并通过混凝土灌注,使沉井进一步“长高”,最终总高将达到105米,使这座世界第一钢沉井完全稳定,成为沪通长江大桥最坚实的“定海神针”。(记者 郭小川 通讯员 华俊)

[责任编辑:admin]

读完这篇文章后写点感想吧 你还可以 收藏 留以后再看

关于沭阳网 | 本网动态 | 联系方式 | 投稿荐稿 | 免责声明 | 广告投放 | 微信平台 | 意见反馈 | 删帖须知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RSS订阅 | 手机站
Copyright © 2007-2018 05273.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 苏ICP备17024489号-1 苏公网安备 321322020001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