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购20元假币专挑小店换真钱 堂兄弟刚到江都被擒获

江苏要闻扬州晚报2017-07-11 11:48
穿越到手机

微信扫一扫 分享更精彩

举报与纠错 打印本文

网购了600张20元假币,堂兄弟二人便开始了疯狂的“换钱”之路。两人用20元的假币换取真钞,连续作案多起。直到近日,两人来到江都想再次作案,不料还没作案,便被火眼金睛的警方识破。

银行走出一男子神色慌乱

引巡逻队员怀疑盘查被抓

近日,江都区公安巡特警大队巡逻队员和往常一样,在路面巡逻,在行至某银行附近时,忽然发现一男子从银行内走出。该男子文着文身,边走边东张西望。在看到巡逻队员后,忽然一愣,随即露出了惊慌失措的表情,眼神也有些躲闪。随后,他勉强镇定了下来,装作若无其事地向前走去。男子奇怪的行为引起了巡特警队员的注意,于是赶紧上前对男子进行盘查。

面对队员的询问,男子吞吞吐吐,语无伦次,看起来十分慌乱。随后,巡逻队员又找到了该男子的摩托车,最终,在摩托车内发现了50张20元面额的旧纸币。这么多20元的纸币是用来做什么的?经过仔细辨认,巡逻队员发现,这些纸币颜色泛黄,虽然看起来有些逼真,但全都是假币。见自己藏在车内的假币被悉数找了出来,男子很快便承认了自己以假乱真,用假币骗换真币的犯罪事实。随后,警方通过工作,又将另外一名嫌疑人抓获归案。

据悉,先落网的那名嫌疑人叫汪某,淮安人。后落网的男子名叫汪大,系汪某的堂哥,也是淮安人。两人交代,不久前,他们从常州赶去泰州姜堰探亲。随后,两人便想在周边地区玩一圈,顺便作案。案发当天,两人骑着摩托车来到了江都,随后便分头行动,汪某第一站先来到银行,想将此前“换”来的真钞存入卡中。没承想一出门,便却被目光如炬的巡特警发现了端倪。被抓获时,兄弟两人还没来得及在江都作案。

网购600张20元“做旧假币”

堂兄弟专挑小店铺“换钱”

那么,堂兄弟二人的假币是从何而来,又是怎么想起要以此“赚钱”的呢?事情还要从今年5月说起。原来,汪姓兄弟二人长期在常州从事建筑工作,颇为辛苦,一直想找一些比较“轻松”的赚钱方法。今年5月,汪大在同学群里收到一条出售假币的广告,该广告声称他们制造的假币“足以乱真”,且价格便宜。看到这条广告,汪大一下子便被吸引了,继而产生了侥幸心理,觉得这是一条赚钱的“好路子”。随后,汪大便通过社交软件与卖家联系,以社交软件转账的方式购买了600张20元面额的假币。“真一点的5块钱一张,假一点的两块多一张。”汪大交代,收到假币后他发现,假币都已做旧,不仔细看确实难以分辨。

在随后的日子里,汪大便开始伙同堂弟汪某进行“以假换真”的勾当。一般来说,两人会选择周边的小店铺作为下手目标,因为这些店铺的店主警惕性相对而言不是那么高。作案时,他们会向店主购买一些零碎物品,再搭讪几句,取得店主的信任,随后再提出换钱的要求。因为假币都已做旧,再加上20元的面额也不算大,店主都不辨真伪,继而纷纷上当。目前,本案正在进一步审理之中。

警方提醒假币趋于“小额化”

一旦发现假币,要及时报警

针对该起案件,警方表示,目前假币犯罪出现了新的特点,从过去100元、50元的大面额伪造,趋于“小额化”伪造。犯罪分子利用人们对10元、20元小面额人民币不注意认真辨识的习惯,开始大量伪造。小面额的假币,不容易引起群众的注意,因而屡屡得手。因此,市民们一定要加强防范意识,不要因为纸币的面额小而放松警惕。除此之外,要了解人民币的主要防伪措施和特征,掌握必要的识别技巧,一旦发现假币违法犯罪线索,应及时报警。

除了常用的“看、摸、听、测”等方法,鉴定20元纸币还有个小技巧:一般来说,在20元纸币的左下角有一个圆形图案,左边有一个类似电话听筒的图案,透过光线看,右边会有一个隐形的电话听筒图案,两个图案组合成一个完整的图案,中间没有任何缝隙。而假币透过光线看也会有这个图案,但两个图案之间有明显缝隙。

[责任编辑:心之泪雨]

读完这篇文章后写点感想吧 你还可以 收藏 留以后再看

关于沭阳网 | 本网动态 | 联系方式 | 投稿荐稿 | 免责声明 | 广告投放 | 微信平台 | 意见反馈 | 删帖须知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RSS订阅 | 手机站
Copyright © 2007-2018 05273.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 苏ICP备17024489号-1 苏公网安备 321322020001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