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江“抗日劫狱大案”历时73年 终于真相大白

江苏要闻荔枝网2017-08-21 16:04
穿越到手机

微信扫一扫 分享更精彩

举报与纠错 打印本文

镇江“抗日劫狱大案”历时73年 终于真相大白

镇江“抗日劫狱大案”历时73年 终于真相大白

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来临之际,记者昨天从镇江监狱了解到,一起发生在抗日战争期间的“抗日劫狱大案”,经过监狱退休警官杜微家的调查,73年后最终真相大白。这不仅是镇江抗日历史中不可或缺的一章,更是爱国主义教育的一个重要素材。

“片语只言”中探秘历史谜案

杜微家是中国法学会会员、市法学会副理事长,是一位典型的“专家型”警官,去年退休后,他参与编修镇江监狱史志。当翻开那本1987年编印的监狱志,其中的一句话引起了他的兴趣:“1944年3月18日,在新四军的支持配合下,抗日志士丁锡三被部属劫狱营救,同时获救的还有新四军干部吴铿、周金水及政治犯等十余人。” 而除此之外,便没有了任何记载。丁锡三何许人?身陷日寇“狼窝”又是怎么被救出?丁锡三之后又如何呢?这些疑团激发起他探秘70多年前那桩历史谜案的热情。

顺着那只言片语的历史印痕,杜微家不辞辛苦地探究起来,只为传承监狱历史文化,还原一段抗日烽火往事。他先后到镇江市档案馆、江苏省档案馆,查阅大量资料;四处寻访专家学者,在中国监狱史学专业委员会秘书长、上海监狱史志办主任徐家俊的指点下,他两次致函上海龙华烈士陵园,采集到《奉贤县英烈志》中丁锡三的资料和图片;他骑着“老坦克”自行车,穿梭于大街小巷,在旧书店里淘到《镇江抗日史话》、《民国省会那些年》等颇有价值的书籍。“就这样,在一点一滴的积累研究中,在一点一滴的纵横联结中,那场‘狼窝’里的巧妙营救得以浮出水面。”老杜不无感慨地告诉记者。

抗日传奇人物被捕入狱

“江苏省镇江监狱始建于1935年,1944年称江苏第六监狱,劫狱营救抗日志士丁锡三就发生在那时……”杜微家仿佛回到了血与火的峥嵘岁月,语气略带沉重,缓缓地向记者讲述那段惊心动魄的故事。

丁锡三,上海奉贤县邬家桥人。1937年,其母被日寇劈死在棉花地里,国恨家仇使他毅然拉起一支抗日游击队,人数达数千人,与日军转战于上海一带。1940年,由于丁部纵队指挥官投敌,丁部被强行编为汪伪和平军第十三师,丁任师长,但丁锡三抗日意志始终没有泯灭,为母亲报仇的决心从未减弱。1942年,丁锡三率部起义,因叛徒告密,日军抽调陆军主力部队矶田师团配以海军进行镇压,丁锡三被俘,转至镇江监狱关押。

1944年,一些跟随丁锡三抗日的热血青年,决定采取劫狱的方法营救丁师长。但监狱牢门厚重,关卡重重,要劫狱不是易事。这时,他们想到新四军,后辗转找到中共丹北中心县委、中共铁道工委,请求掩护配合。共产党相关负责人表示:“你们准备劫狱营救,有利于抗日,符合民族利益。凡是打击日军,推动抗战,对民族有利的行动,不管将遭到何等压力,我们都坚决支持。”

不放一枪的“劫狱营救”

经过周密调查和内线帮助,营救小组获取了监狱平面图和警卫武装分布图。营救小组派人去监狱探望丁锡三,详细核对情报,同时了解镇江城内敌人部署情况。又几次与苏南新四军研究具体行动计划。1944年3月17日,营救小组分批到达镇江,同时新四军部队开始向镇江城边移动。

3月18日下午,营救小组派人给丁锡三送饭,以字条告之行动时间。经过乔装,营救小组十多人身着日本宪兵队“特高课”的衣服,于下午5点多赶到镇江监狱,并对卫兵说要找监狱的顾科长。卫兵提着枪要求查看证件,营救人员一边说“有、有、有”,一边掏出手枪大喝一声“不许动”,后面几个人飞步上前,几条短枪指着被吓呆的卫兵,随后大家冲进监狱,高声喝道:“举起手来,我们是新四军,缴枪不杀!”监狱里的警卫人员全部乖乖地交出了武器。

这次营救共救出十多人,他们中有新四军干部吴铿、周金水,还有十余名判处15年以上徒刑的政治犯。整个劫狱行动完全按计划执行,20分钟就胜利完成任务,此举震动江南,在全国抗战中实属罕见。

营救小组出了监狱大门,快步向南郊撤去,并与铁道工委人员接上头,趁夜色,过运河,到达夏墅村。之后,丁锡三等人到达苏中民主抗日根据地,受到分区领导人的接见,并参观学习长达三个月。这期间,丁锡三对共产党、新四军有了全新全面的认识,就此结下不解之缘。

烈士事迹激励后来人

“神兵天降般的营救行动,狠狠打击了日寇的嚣张气焰,大大鼓舞了江南的抗日斗争,一时传为佳话,同时也是丁锡三人生道路上的一个重大转折点。”杜微家告诉记者,据革命史料记载,抗战胜利后,丁锡三将藏匿于老家的部分枪支和100余箱炸药交给解放军,后在地下党的争取下,认清国民党的反动本质,毅然弃暗投明。

1948年2月,丁锡三由吕烦奎(《51号兵站》中“小老大”梁洪的原型)等人介绍,经中共华中工委批准,为中共特别党员,被任命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苏浙边区游击纵队司令员。同月9日,丁锡三亲率小部队回浦东,扩充队伍以配合解放大军渡江。

由于先遣人员遭逮捕,叛徒告密,游击纵队被围堵伏击。战斗中,为了不让当地农民受伤害,丁锡三下令部队不准撤进村庄,硬是在开阔地搏杀了8小时,无奈孤军无援,丁锡三等人壮烈牺牲,为解放事业奉献出宝贵的生命。新中国成立后,忠骨移到上海龙华烈士陵园。

杜微家表示,史海钩沉,追忆烽火岁月,有幸了解那场劫狱营救,让他更加理解了那段历史,这些爱国主义素材的发掘,不仅完善了这段历史,也更加激励后来人爱岗敬业,热爱祖国,为国家的强盛贡献全部力量。

[责任编辑:myedi]

读完这篇文章后写点感想吧 你还可以 收藏 留以后再看

关于沭阳网 | 本网动态 | 联系方式 | 投稿荐稿 | 免责声明 | 广告投放 | 微信平台 | 意见反馈 | 删帖须知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RSS订阅 | 手机站
Copyright © 2007-2018 05273.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 苏ICP备17024489号-1 苏公网安备 321322020001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