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生物首次出现在连云港 老夫妻食用后双双中毒

江苏要闻现代快报2018-08-25 08:18
穿越到手机

微信扫一扫 分享更精彩

举报与纠错 打印本文

8月22日,连云港一位出门晨练的老人看到绿化带草地新长出野生蘑菇,便忍不住采摘了一些回家食用。不料,老夫妻俩因急性菌类中毒而紧急送医。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这对老夫妻误食的,是一种叫“大青褶伞”的菌类,这是连云港市首次报告大青褶伞毒蘑菇中毒。

这种生物首次出现在连云港 老夫妻食用后双双中毒

△老董夫妇食用的毒蘑菇

8月22日早晨,连云港市民老董像往常一样出门锻炼身体,在海州区东盐河西岸边,发现绿化带里新生长了许多野生蘑菇,于是他便随手采摘了10余个。回家后,老董和老伴将蘑菇用开水焯过炒熟,老伴只吃了几片,其余都被老董吃完了。大约10时30分,老董出现腹泻,几分钟一次,连续六次,期间还伴有呕吐两次,随后便出现全身无力、胸闷,发虚汗等症状。其老伴也感觉不舒服,并出现了呕吐症状。随后,老董夫妇被家人送进医院,幸好抢救及时,目前均暂时脱离危险。

这种生物首次出现在连云港 老夫妻食用后双双中毒

△老董采摘蘑菇的地方

事发当天,连云港市疾控中心专业人员在东盐河蘑菇生长场地调查、并对蘑菇进行鉴定,证实导致老董夫妇中毒的蘑菇是“大青褶伞”,又叫“铅绿褶伞”,是胃肠炎型毒蘑菇。

这种生物首次出现在连云港 老夫妻食用后双双中毒

△老董现场采摘的就是这种毒蘑菇

连云港市疾控中心副主任林祥田介绍,野生蘑菇种类繁多,过去的调查发现,连云港地区生长40余种野生蘑菇,其中有毒的近10种。“连云港地区曾经发生过误食肉褐磷小伞、花褶伞和钟型花褶伞等毒蘑菇中毒事件,这次发生的大青褶伞中毒属于首次报告。”

“毒蘑菇顾名思义是指食用后可引起中毒的菌类,我国目前已知的毒蘑菇有100种左右。”林祥田说,由于蘑菇种类繁多,人们普遍缺乏分辨有毒与无毒蘑菇的经验,因此误采食毒蘑菇导致的中毒很常见。“鉴别毒蘑菇没有简单易行的方法,专业人员都需要采集菌类的生物特征,进行种属检索,菜能鉴别蘑菇是否有毒,一般人员用肉眼去鉴别的难度很大。”

这种生物首次出现在连云港 老夫妻食用后双双中毒

△老董夫妇食用的毒蘑菇样本

根据毒蘑菇中毒的临床表现,临床大致分为胃肠炎型、神经精神型、溶血型、中毒性肝炎型四型。“胃肠炎型从食入到发病的时间也就是潜伏期,约为0.5-6小时。发病时表现为剧烈腹泻、腹痛等。引起此型中毒的毒素尚未明了,但经过适当的对症处理中毒者即可迅速康复,死亡率比较低。”林祥田说,神经精神型、溶血型死亡率不高,而因误食毒伞、白毒伞、鳞柄毒伞等所引起中毒性肝炎型病情凶,如无积极治疗死亡率特别高。

林祥田提醒,毒蘑菇中毒的临床表现虽各不相同,但发病时多有吐泻症状,如不注意询问食物史常常容易被误诊。故当遇到此类症状的病人时,尤在夏秋季节呈一户或数户同时发病时,就要考虑到毒蘑菇中毒的可能性,如有食用野蘑菇史,结合临床症状,诊断不难确定。

林祥田表示,一般而言,凡色彩鲜艳、有疣、斑、沟裂、生泡流浆,有蕈环、蕈托及奇形怪状的野蘑菇皆不能食用。特别需要注意的是有部分毒蘑菇包括剧毒的毒伞、白毒伞等都与可食用的蘑菇极为相似,既往食用过的经验仍不完全可靠,还是不随便采食野蘑菇为好。

[责任编辑:大美沭阳]

读完这篇文章后写点感想吧 你还可以 收藏 留以后再看

关于沭阳网 | 本网动态 | 联系方式 | 投稿荐稿 | 免责声明 | 广告投放 | 微信平台 | 意见反馈 | 删帖须知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RSS订阅 | 手机站
Copyright © 2007-2018 05273.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 苏ICP备17024489号-1 苏公网安备 321322020001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