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都没签 南京一七旬老人就要汇300万理财

江苏要闻现代快报2017-09-14 15:26
穿越到手机

微信扫一扫 分享更精彩

举报与纠错 打印本文

就因为业务员上门推销了几次,南京一七旬老人就在合同都没签署的情况下,执意要汇出 300 万元去理财。银行工作人员拦不住,只得报警求助。南京玄武警方介入后,终于拦下了这笔钱。

前不久的一天下午 4 点左右,南京市公安局玄武分局安仁街警务工作服务站接到中信银行中央路支行的工作人员报警,称营业厅内有一名老先生在办理汇款业务时神色异常,且他与要汇款的账户此前没有交易记录,但这次突然要转账 300 万元,数额巨大,工作人员怀疑这名老先生遇上了诈骗。

接到报警后,安仁街警务站民警刘京航立即赶往该银行。民警刚进银行营业厅就看到一名头发花白的老伯在与工作人员争执。" 这 300 万是我自己的钱,我这是要汇款做投资的,你们拦着我干什么!" 面对银行工作人员的劝阻,老伯的情绪显得很激动。刘京航立即上前了解情况。

老伯告诉民警,他姓林,今年 71 岁,是一名高级知识分子。前不久,有一名自称是某私募投资基金的业务员联系上了他,称他们那儿有一个优质项目,如果投资将大有可图。那名业务员来他家找了他好几次,每次都说得非常诚恳,于是林老伯就拿着自己的银行卡来到银行,准备汇款 300 万过去做投资。

银行工作人员告诉民警,林老伯的汇款金额很大,为了谨慎起见,他们询问过林老伯之前是否有签署认购项目的合同,林老伯告诉他们并没有签合同,而是直接过来汇款的。银行工作人员认为正规投资项目在汇款前都应该与投资人签署项目认购合同,直接汇款的话投资人将会承担很大的风险。工作人员将此情况告知林老伯后,并未取得他的理解和警觉,反而引起了老伯情绪的对立。无奈之下,银行工作人员只能报警求助。

民警调查发现,林老伯所说的私募投资基金确实存在,但是否合法需要金融主管部门进一步查证。而且,林老伯对业务员的身份和投资项目的真实性都不曾了解,更没有与对方签署认购合同,这 300 万元一旦汇款过去,很可能石沉大海。面对民警的劝说,林老伯一开始显得很不耐烦。" 你们都不懂,就不要耽误我的时间了,我这种高级知识分子怎么会遇上诈骗呢!" 见林老伯执迷不悟,民警一边耐心安抚其情绪,一边向其讲述现实中遇到的诈骗的真实案例,高学历高层次的受害人并不少见。经过一个多小时的反复劝说,林老伯这才断了汇款念头。

警方提醒广大市民,遇到陌生人、接到陌生电话让你投资、领奖或汇款时,要提高警惕,分辨对方话语的可信度,若实在无法判断,可以到银行询问或报警求助,切不可轻信骗子的谎言,让自己的财产遭受损失。

[责任编辑:解月清]

读完这篇文章后写点感想吧 你还可以 收藏 留以后再看

关于沭阳网 | 本网动态 | 联系方式 | 投稿荐稿 | 免责声明 | 广告投放 | 微信平台 | 意见反馈 | 删帖须知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RSS订阅 | 手机站
Copyright © 2007-2018 05273.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 苏ICP备17024489号-1 苏公网安备 321322020001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