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寄出去,我心里的石头也算落了地。长这么大,还是头一回写韩文呀!”8日,扬州市公交集团承诺办班长、建设部劳模、省优秀党员胡春英,照着姨侄女写下的姓名、地址原稿“描写”好快递单,将包装好的手机交给顺风快递小哥,心里踏实了。
5日晚,扬州公交集团88路公交车车长束有文,将一部遗落在公交车内、成色比较新的“LG”手机交到集团承诺办。6日上午一上班,承诺办班长胡春英像往常一样,对公交车内捡到的物品进行处置,根据线索尽可能为每件物品找到失主。在处理这部“LG”手机时,她犯了难,因为手机里面的内容都是韩文。但细心的她还是从手机社交软件中发现了端倪,社交软件收到分别用英文、韩文和中文的“通知”:“这是韩国旅行者的手机,手机丢失了,请您交给附近的警卫室,或者打电话给+821088****199。”
有了线索,胡春英急忙拨打社交软件上的电话,但怎么都打不通。她又求助警察,对方也无法拨通这一电话。无奈之下,胡春英把目光“盯”上了在无锡上大学、学韩文的姨侄女姚颖绮。小姚先是通过社交软件“呼叫”发送社交软件的失主女儿,但对方始终没有回音;她又拨打失主电话,仍不通。之后从电信运营商处获知,此号码为国际长途。7日,就在小姚准备为手机开通国际长途功能与对方电话联系时,失主女儿社交软件回复了,称她的父亲裴雅英7日已回到韩国首尔了,赶到扬州取手机不方便,但手机对她父亲又很重要,恳请将父亲的手机邮寄到首尔。
考虑到韩国失主的实际困难,而小姚8日一早要赶回学校,胡春英便让小姚将失主姓名、地址用中、英、韩三种文字写在纸上给自己。8日一上班,胡春英就联系上顺风快递,照着姨侄女的纸条,像小学生刚开始学写字一样,一笔一划地在快递单上“抄写”下姓名和地址,将手机寄往首尔。
读完这篇文章后写点感想吧 你还可以 收藏 留以后再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