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问卷
十一长假刚刚结束,全国假日办就面向社会发布调查问卷,再次就法定假日安排征求意见。
一天时间,六家网站,六个问题,近两百万人次参与,此次问卷能否真实、全面反映民意?
白岩松在昨晚播出的《新闻1+1》节目中对这一调查进行了评论。
白岩松:这种征求公众的意见有两个非常重要的优点,先要肯定。第一个优点是与老百姓生活紧密相关的事情,征求老百姓意见天经地义,这是第一大优点,有这样的意识和思路。第二个优点是征集思路上有了变化,过去很多征求公众的意见,在有了一个接近定稿的草案,然后事后征求,这个东西怎么样,来听大家的评议。这回可是前方是一片空白,让大家先来发出自己的声音,都不知道接下来进行什么样的改革,有点事前协商民主的味道在里面,所以这是第二个要表扬的。
问卷设计存在缺陷
拥有优点的这样一个公众意见的征集,但是我们也要冷静下来仔细去想,这个问卷本身的设计是否科学,是否能够准确地表达大家的意见?
为此专门有一个调查,关于这次法定节假日放假安排的调查问卷你怎么看?
上面这个调查结果显示,认为好,问题设置细节、具体,也能充分反映民意的是25.2%,1/4。认为不好,除了肯定否定选项之外,无法表达更多占到了65.2%。老百姓的眼睛还是雪亮的,接近2/3的人。不好说18.3%。为什么会有65.2%的人认为不好呢?
假日办说网上调查主要内容是:1、你对现行放假安排是否满意?2、长假是否需要保留?3、小长假是否需要调休?可是真正设计问卷的时候,比如说“长假是否需要保留?”的问卷调查就变成了“你认为调借周末形成的七天长假应不应保留?”于是在凤凰网的调查中出现的结果就是:应该45.92%,不应该49.49%,无所谓4.6%。
这里的坑和陷阱在哪儿?认为不应该是49.49%,占的比例最大,但是请问,这些人是认为七天长假不应该保留呢?还是认为调借周末形成的七天长假不该保留呢?一下子这个问卷数据就失真了。
长假究竟应该如何安排?
在这个调查问卷里并没有涉及到五一长假需要不需要恢复、需要不需要增长假期等等。所以说,这个调查本身是一个好事,毕竟假日办也是头几次干,也不一定特别有经验。那么现在既然已经暴露出了一些问题和意见,接下来再增加一些选项,包括去掉一些限定的东西,问一下大家需不需要增加五一长假等等,是不是可以让好事变得更好?
白岩松对长假安排的意见。
第一,坚决取消清明、端午、中秋借周末调成三天小长假,该放一天就放一天,这是民族文化的东西,如果碰上周末了顺势而为,但是绝不调。第二,十一长假不仅需要保留,五一也应该恢复。我们现在的这种节假日一年其实只有11天,剩下104天都是双休日,在这11天里头,这个假期显然短了,应该增加到13天,或者15天。这样就会使春节、五一和十一长假其中起码有一个不用再去调周末,大家心情就会好的多,此时中国的发展节奏也需要增加这种节假日。
北京大学旅游研究与规划中心主任吴必虎对长假安排的建议。
因为受众对于假期的需求太大,所以国家可以制定两个长假,五一和国庆。再从南方、北方的具体情况,授权各个省政府自己来制定第三个长假,能够让长假达到21天或者15天总的供给量。这个方案要对包括网民以外的其他人进行意见征求,同时成立专家组进行研究。方案要交通、景区、旅游、劳动等部门的协调确定,最后公布。用一到两个月的公示期,最后拿出方案,不要草草拿方案。
读完这篇文章后写点感想吧 你还可以 收藏 留以后再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