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男子晨练时猝死 医生提醒要警惕这几点

江苏要闻现代快报2018-10-18 07:43
穿越到手机

微信扫一扫 分享更精彩

举报与纠错 打印本文

现代快报讯(通讯员王燕记者陆文杰)近日,在常州一小区突发一起悲剧,一名中年男子在清晨运动的时候突然倒地身亡。据知情人士透露,该男子今年五十多岁,就住在小区内,平时经常会早起运动。小区居民猜测男子猝死可能与突发心脑血管疾病有关。

据悉,十月份随着天气转凉,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运动锻炼的队伍中,但任何事物都有两重性,运动也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可以增强体质、抗击疾病,但同时不适当运动也能引起猝死。医生提醒,晨练也要注意自身的身体状况,并不是所有人都适合晨练。

运动性猝死,为什么会发生?

运动性猝死是指有或无症状的运动员和进行体育锻炼的人在运动中或运动后24小时内意外死亡。运动猝死多发于19-35岁的青壮年或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其中,猝死的青壮年平日大多里有体育锻炼的习惯,猝死时常在进行强度较大、时间较长的体育锻炼。

“不能说因为是在参加体育运动中死亡的,就把死亡责任归咎于运动。实际上,隐藏的心脑血管疾病是运动性猝死的罪魁祸首。”医生表示,其中心源性猝死占了80%以上。

据了解,青年心源性猝死主要由肥厚型心肌病、病毒性心肌炎、冠状动脉畸形、马凡氏综合征、心脏瓣膜或心肌传导系统疾病引起;中老年人心源性运动猝死大都由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即冠心病)引起。

如何预防运动性猝死?

“运动是良药”的宣传已经深入人心,但是药三分毒,运动也有适应证、禁忌证和副作用。进行体育运动时,必须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系统性、个性化和量力而行的科学原则,避免过度运动和过度训练。

对于个人史有问题、家族史提示可能有遗传性心血管疾病或者体检有阳性症状的个人,需要由相应的心脏专家进一步检查,评估其是否能参加运动。

在心脑血管疾病人群中进行的预防,主要措施包括:根据病情进行危险分级,制定相应的运动处方,及时发现前驱症状和减少猝死发生的危险。

此外,运动猝死前有50%的人会出现发热、胸痛、胸闷、胸部压迫感、头痛、气急、肠胃不适、腹泻、极度疲乏等前驱症状;在运动前、中、后出现较明显的胸闷、压迫感,极度疲劳等症状,应引起足够的注意,应及时中止运动,并进行详细的医学检查。

心肺复苏,猝死第一救命法

医生提醒,如遇有人突然晕倒,在确定周围环境安全以后,检查他是否有意识、呼吸(判断时间5-10秒),如果发现无意识无呼吸,就要立即实施心肺复苏(CPR)。很多人“猝死”后无法被抢救回来,就是因为错过了4分钟黄金救治时间,为了家人和朋友,请认真学习心肺复苏技能。

胸外心脏按压:按压位置为前正中线胸骨下半段,用一只手掌根紧贴病人的胸部,两手平行交叠手指交叉,双臂伸直,用上身力量用力按压(按压频率100-120次∕分,按压深度5-6厘米)。

人工呼吸:将患者头向后仰,开放气道,用一手将其鼻孔捏住,然后包住病人的嘴(不要漏气)将气吹入。嘴离开后,将捏住的鼻孔放开。

以心脏按压:人工呼吸=30:2的比例进行,直到患者呼吸心跳恢复或者急救人员到来接手。按压对力度和速度的要求非常严格。所以,最好有人接力。

[责任编辑:沭阳新闻哥]

读完这篇文章后写点感想吧 你还可以 收藏 留以后再看

关于沭阳网 | 本网动态 | 联系方式 | 投稿荐稿 | 免责声明 | 广告投放 | 微信平台 | 意见反馈 | 删帖须知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RSS订阅 | 手机站
Copyright © 2007-2018 05273.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 苏ICP备17024489号-1 苏公网安备 321322020001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