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南京一位爸爸在网上晒给儿子定的家规。“金钱+大棒”的奖惩方式,引发家长争议,有人赞赏这种“刚柔相济”的方式,也有人觉得“棍棒底下不一定能出才子”。
争议
严苛家规,引发网友大讨论
近日,一位南京爸爸“金蛇郎君01”在西祠上晒出自己教育孩子的家规。他在帖子中表示,他相信古人讲的“棍棒底下出孝子”,自己信奉的是“棍棒底下出才子”。
这位爸爸称,从儿子二年级开始制订以上制度,尽管儿子已经足够优秀,但他还是想把孩子的成绩再拔高一下,“因为班上有两个小升初保送名额。”实行严苛的家规,这位爸爸认为“效果很好,孩子连续四年被评为校三好生,担任班长兼学习委员、中队长、数学课代表”。
他在回复帖中也提到,“作为孩子父亲的我,牺牲了99%以上的社交和娱乐活动。每天从孩子放学的第一分钟开始,‘陪公子读书’,直到孩子上床睡觉。”在他看来,这是“家规”奏效的基础,否则一切都是空谈。
讨论1
金钱奖励是否可行?
这位南京爸爸的“金钱+大棒”家规,引起了不少家长议论。
支持金钱奖励的网友认为,现在大学、中学甚至一些小学都设置了奖学金,“既然学校都采取了这种奖励措施,家长为什么不可以?”
也有网友对这种教育方式表示不赞同,“如果欲望得不到满足,继续提高奖励标准?父与子之间就是协议关系,多年后会不会出现‘你给我一万我回家看你一次,给我两万我回家看你两次’的情况?”
孩子在读初一的张女士说,她也曾经给孩子设置过小奖励,“但后来发现孩子有攀比心理,会提出要求,说其他同学家长给什么。”
张女士一度很困惑,后来,她决定取消奖励,“我告诉他,考好了会得到表扬,考不好下次要努力。”
讨论2
“大棒”底下能否出才子?
在回帖中,“金蛇郎君01”也提到了打孩子的问题。他表示,所谓的“毒打”其实就是一种威慑,不过因为他的孩子期中、期末从没考过班级第三,“毒打”并未实施过。但是,儿子平时测验偶尔失手,也会受惩罚,“就是用‘不求人’(挠痒痒工具)或木质筷子打屁股,打十下。”
支持派们很赞同“大棒”政策,有人称,“‘棍棒底下出孝子’是古训,值得学习。”
而在帖子的回复中,记者看到,绝大多数人都不赞成这位爸爸的“大棒政策”。对此,“金蛇郎君01”回复说,小时候父母对他要求不高,自己当年成绩不好导致高考落榜,通过自学考试拿到大专文凭,如今在南京开了家公司。“经济条件好了,但近二十年来打拼的艰辛只有自己知道。”他说,希望儿子能有一份稳定体面、收入较高的工作,“小时候累点,长大了才不累。”
专家
这样的帖子请别拿出来炫耀
南京古平岗小学心理教师刘艳说,看完这个帖子,她非常震惊,这种做法功利性太强,可以说为了达到目标不择手段。“这样的帖子,就不要拿来炫耀了。”刘艳认为,这是一种不良示范,一种不健康的教育方式。
她表示,也许这位家长要说,虎爸虎妈把孩子教育出来了,但从一般的情况来看,儿童的教育是压制得越厉害,反弹得越厉害。对孩子用量化的成绩标准来要求,达不到就打,孩子在学习上会非常压抑。
另一方面,刘艳也分析,一些家长会因为自己成长过程中的一些缺失,把自己想成功、想优秀的心理,放在孩子的教育上,这是一种不健康的心理。
刘艳还注意到,对成绩和荣誉的要求,是这则“家规”的全部内容。“一般家长惩罚孩子,是孩子犯了错误,或是在做人方面有不合适的地方。但这个家规中完全没有这方面的内容,只要成绩好就是一切。”她表示,多角度去评价一个人,也是现在学校教育的评价方式。如果这个孩子其他方面犯了错误,但没有触犯“家规”,是不是就不用惩罚了?
刘艳表示,希望其他家长不要学这位爸爸,这样的“家规”不可取。家长应该根据自己孩子的特点,在尊重孩子的前提下,从完善人格、培养好的意志品质等方面,去要求孩子,让孩子成为人格健全的人。
家规
奖励措施
1.期中、期末考试班级第一奖励100元。2.期中、期末考试年级第一奖励200元,并获得“免打”金牌一张,享受一次犯错误免打机会。3.平时测验班级第一奖励50元。4.老师每发一条表扬短信,奖励10元。5.校三好生奖励200元,获得“免打”金牌一张,享受一次犯错误免打机会;6.每年成功连任班长奖励200元,获得“免打”金牌一张,享受一次犯错误免打机会。
惩罚措施
1.期中、期末考试班级排名第三名以后(包括第三名),毒打一顿,到下次考试前不准看电视和上网;2.平时测验班级排名第三名以后(包括第三名),“不求人”重重打屁股十下;3.没得到“校三好生”但是得到“优秀少先队员”,严肃批评;500字以上检查;4.三好生和优少一样没拿到,毒打一顿,整个暑假不准看电视和上网。
读完这篇文章后写点感想吧 你还可以 收藏 留以后再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