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教,目前对大部分无锡普通学校的孩子来说,还属于“奢侈品”。昨天上午,南长区专门接纳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清和学校一下子就来了十个外教,他们当起了该校英语老师的课堂助教。让孩子们乐开了花。
无锡的民工子弟学校水准高
TomHanlon有一个霸气的中国名字叫汉龙,他递给记者的名片上用的还是繁体字,对中国文化的热爱更是溢于言表。汉龙是美国安民汽车安全零配件无锡有限公司的总经理,他已经是第四次来清和学校“支教”了。Hanlon告诉记者,自己曾在苏州、深圳等地呆过,给民工子弟学校老师做外语培训是该公司的一项企业文化,他一直坚持着。清和学校是他见过的最好的一所民工子弟学校。当他第一次接触清和学校的英语老师时,发现这里的老师英语标准,发音较准。他感到非常惊喜。“而且这里的老师都很热情,我很欣赏这一点。”该公司人事经理戴维维向记者介绍,从今年9月的第二周开始,每次6个人,他们公司的职员以志愿者的身份来这所学校给英语老师们做培训。“今天是第一次帮助老师给学生们上课,以前只是给老师上课。”昨天,该校从三年级到六年级共有5个班级开设了外教进课堂的英语课。
有趣的老师可以多来几个
今年刚刚从安徽跟着父母来无锡的屠西豪,坐在四年级的教室里认真地听着老师讲课。这次的主题是万圣节,他以前还从不知道有这个节日,也从没见过“真的”外国人。“和电视里看起来不一样呢!”屠西豪的父亲在工地上工作,母亲在市场上卖服装。他选择清和学校,可是家人花了不少工夫选择的。他做梦也没想过能在学校里见到“外国老师”。“他们很有趣,一点也不可怕,很亲切的。”
校长单正圻介绍,该校之前也引进过一些志愿者性质的外教,但都没有坚持下来。操场上孩子做操的场景,让汉龙和他的伙伴们觉得很有趣,因为在他们自己的国家很少有这么大场面的集体活动,所以拿出相机不断地拍照。殊不知孩子们也觉得这些“外国老师”有趣,“还有人跟着做操的,好有意思啊。他们太搞笑了。”老师们告诉记者,这些孩子和外国志愿者们没有任何距离,亲近起来非常容易,甚至有胆子大的孩子还开口和他们对上了话,“从哪里来?到这里来干什么?”虽然发音不标准,但让老师们都吃惊了。
没有想到有这种机会
清和学校本学期共有1160名学生,但全校只有6名英语老师。现在1-2年级是不开英语口语课的,因为老师不够。只能勉强满足三年级以上孩子的基础教学。24岁的周明老师,两年前从南师大毕业后直接来这里任教了,虽然薪水比公办学校差很多,但她一直坚守着。在她看来,这里的学生其实更质朴,也更需要她这样年轻而充满热情的老师去耕耘。她说,自己确实从未想过这样的学校还能有直接跟外国人交流的机会,“这些志愿者都很热情,前几次是跟我们一起探讨如何引起孩子对英语的兴趣,这次是走进课堂和我们一起上课。他们很用心,六年级的课都是两个志愿者一起上的。”周明从这些志愿者身上学到了不少东西,如何与孩子们亲近,如何让课堂热闹起来。
交流下来,外语老师和志愿者们都希望把这个活动继续做下去,并希望这种活动能给这些浮萍一样的孩子带来更多的幸福感。Hanlon说,“这个城市能为这些外来的孩子提供教育的机会已经非常了不起了,我们也希望能做得更多一些。”
(晚报记者 祝筱筠 文/摄)
读完这篇文章后写点感想吧 你还可以 收藏 留以后再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