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云港一男子花17万网恋不曾想对方是两男人

江苏要闻连云港广播电视台2017-11-29 15:49
穿越到手机

微信扫一扫 分享更精彩

举报与纠错 打印本文

年近三十还孑然一身的海州区村民刘某难耐寂寞,便上网寻找如意美女,看了对方的美女头像后十分着迷,结果陷入迷途,先后多次通过网上转账给对方17万余元。没想到,半年过去了,虽两家近在咫尺,但他始终未曾见过美女一面,后发觉异常向对方要钱,竟遭到对方的辱骂。在报警求助后,民警查出“美女恋人”竟然是两男子假扮。目前,嫌疑人孙某和侄子孙某某因涉嫌诈骗均被海州公安分局依法刑事拘留。

聊天找个“如意女友”

今年4月份的一天,30岁的海州区宁海街道刘某闲来无事,在华联附近通过手机添加“谁能感动我”进行聊天。刘某见对方头像是一名容貌姣好的二十岁左右女孩,不禁怦然心动,便主动向对方发些小额的红包以博取好感。没想到,对方果然“上钩”,接收了红包,并和刘某慢慢叙谈起来。

网上对方自称吴某,今年22岁,尚未婚嫁,海州区板浦镇人。见对方老家跟自己老家靠得很近,刘某当即生出了一种亲近感。通过数日的聊天,刘某越发有了想跟对方做男女朋友的意图。不久,他便向对方道出了内心的想法,没想到,对方竟然同意了深交的请求。

“女友”频频“借”钱 但从未见面

一天,吴某告诉刘某,自己晚上请朋友吃饭忘了带钱,于是朝刘某借几百元临时应急,刘某以为吴某是在试探他是否诚心,二话没说便通过红包将钱发给了对方。没想到,在接下来的数月里,吴某竟然以各种理由向刘某借钱,理由大都是:家中某亲人生病了,家人出了交通事故在医院抢救等,而深信不疑的刘某竟然都不加思索地一一满足了吴某的要求,每次少则几百元,多则数千元。

期间,为了向对方及其家人表示一下诚意,刘某曾通过网络几次提出跟吴某见个面,可吴某均以家人生病或者忙于其他事务不便接待为由推迟见面时间。就这样一来二去,半年时间很快就过去了,刘某对吴某所说的各种理由也曾产生过怀疑,可碰到这种情况时吴某便会叫来自己的“大哥”通过电话跟刘某解释,让刘某相信她所说的话都是真实的。有了“大哥”的帮衬作证,刘某消除了疑虑,并继续借钱给吴某。

“借”出17万 想见“美女恋人”遭拒

刘某说,自己在很短的时间内借出了17万余元。随着时间的推移和17万余元的付出,备受煎熬、负债累累的刘某便带着那份渴望频繁要求和吴某见面,可不知何因,对方却玩起了“躲猫猫”,这让刘某觉得不妙。于是,有了警惕性的刘某便天天打电话提出要求见个面,如果不见面,就把钱退回来。谁知,让刘某万万没想到的是,对方竟然冒出了一句脏话,一下子击碎了刘某“抱个美人归”的最后一丝希望。为了追回被骗钱款,绝望中的刘某只好选择了报警,宁海派出所接警后,及时会同网安大队展开调查取证工作,很快抓获了嫌疑人孙某和孙某某叔侄两人。

纸终究包不住火。经审查得知,现年42岁的孙某与其28岁的侄子都是瘾君子,且侄子还有盗窃前科,两人一起在海州城区租房居住。因他们平时好逸恶劳,微薄的收入常常入不敷出,为了满足吸毒及其他高消费需求,两人谋划后,决定合伙演双簧骗钱———利用网络下载的美女头像,化名后通过网络假装和对方谈恋爱,引诱痴心男子上钩。没想到,刘某太痴情,追得他们实在编造不出骗钱的理由了,被缠得没法,只好决定痛骂一下,让他死了心。

11月15日,孙某和孙某某已被刑事拘留,案件还在进一步调查中,等待他们的必将是法律的严惩。

[责任编辑:互动沭阳]

读完这篇文章后写点感想吧 你还可以 收藏 留以后再看

关于沭阳网 | 本网动态 | 联系方式 | 投稿荐稿 | 免责声明 | 广告投放 | 微信平台 | 意见反馈 | 删帖须知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RSS订阅 | 手机站
Copyright © 2007-2018 05273.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 苏ICP备17024489号-1 苏公网安备 321322020001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