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男子借10万元不还 还玩起“金蝉脱壳”之计

江苏要闻扬州晚报2017-12-20 11:50
穿越到手机

微信扫一扫 分享更精彩

举报与纠错 打印本文

跟朋友借了10万元后,扬州男子仇某竟耍赖——借款到期后就是不还。法院依法查封了其名下一套房屋,没想到,他竟玩起了“金蝉脱壳”,假意要卖房还债,和朋友和解,房屋一解封,他立马卖房还银行贷款,并以家人名义另购新房……

男子赖账房屋被查封

假意和解,耍花招转移财产

仇某今年46岁,扬州人,曾做建筑工程生意。2012年6月20日,仇某因承包工程资金不足,向朋友夏女士借款10万元。半年后,借款到期,但仇某只给付了夏女士利息,本金分文未还。

夏女士多次向仇某催要未果后,于2013年9月诉至邗江区法院,请求法院判令仇某偿还10万元及利息。同年10月,法院对此案作出判决,判令仇某于判决生效之日起10日内一次性返还原告夏女士100000元及逾期还款利息,该判决依法送达并于2014年1月2日生效。但仇某对该判决置若罔闻。

无奈之下,夏女士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2014年1月24日,邗江区法院执行局受理该案,多次通过电话等方式与仇某进行沟通,但仇某不予理睬。在此期间,法院通过调查发现,仇某名下有一套房产,遂依法查封。这下,仇某急了,主动现身,并表示愿意自行处置房屋,来偿还夏女士的债务。夏女士信以为真。

2014年12月4日,在法院的主持下,仇某与夏女士达成执行和解协议,仇某当天给付夏女士3万元,余款通过分期还款的方式偿还,夏女士申请法院对仇某的房屋解除查封。

但夏女士万万没想到的是,这竟是仇某设下的“金蝉脱壳”之计——仇某把解封房产出售给他人后,所得房款并没有用于偿还夏女士债务,而是用于偿还银行贷款,并以家人的名义重新买了一套新房。

鉴于仇某拒不履行生效判决确定的义务,邗江区法院执行局认为,仇某的行为已涉嫌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遂将该案线索移送给公安机关。后仇某被抓。

亲属代还全部债务

男子积极认罪悔罪获缓刑

昨天上午,邗江区法院开庭审理此案,仇某出庭受审。在案件进入审理程序之前,仇某的父亲等亲属代其向夏女士偿还了剩余债务。

扬州男子借10万元不还 还玩起“金蝉脱壳”之计

庭审中,仇某对公诉机关的指控没有异议,并当庭认罪。在最后陈述时,仇某懊悔不已,“我错了,我不该无视法律、法规,把法律当儿戏,现在我意识到自己犯的错误有多严重,并下定决心再也不敢犯,恳请法院念在我家中父母年纪大了需要人照顾,给我一次改过自新的机会。”仇某说,“我也想告诉那些和我一样,不遵守法律法规的人,法律不是儿戏,一定要遵守法律法规,否则真的是玩火自焚。”

法院审理后,当庭作出判决。法院认为,仇某的行为已构成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综合其认罪、悔罪表现后,法院决定给予其一定的缓刑考验期限,故依法判处其有期徒刑9个月,缓刑1年。

20名“老赖”旁听

6人主动还钱,3人被拘

值得一提的是,和以往不同的是,此次,法院还拘传、传唤共计20名“老赖”前来旁听庭审。

扬州男子借10万元不还 还玩起“金蝉脱壳”之计

庭审结束后,20名前来旁听的被执行人中,有6人主动履行法院生效判决确定义务,偿还债务共计17万元;有3人因拒不履行法院生效判决被司法拘留。剩余旁听被执行人中,部分人员与申请人达成和解,确定了还款方案,部分人员保证会积极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

对话被告

“聪明反被聪明误”

记者:这笔借款用到了什么地方?借款到期后为什么没还?

仇某:全部用于做工程了。但是资金投进去后,工程亏掉了,没有钱还了。

记者:解封旧房再以家人名义买新房,这种“金蝉脱壳”躲避债务的法子是谁想的?为什么要这样做?

仇某:是我想的。当时,我欠了银行50万元贷款,每个月利息有六七千,我觉得压力太大,承受不住,就想到了这个办法。唉,都是小聪明啊,聪明反被聪明误。

记者:你现在还有什么想说的吗?

仇某:欠债还钱,天经地义。千万不能抱有侥幸心理,不然就像我这样,得不偿失。

[责任编辑:完善沭阳]

读完这篇文章后写点感想吧 你还可以 收藏 留以后再看

关于沭阳网 | 本网动态 | 联系方式 | 投稿荐稿 | 免责声明 | 广告投放 | 微信平台 | 意见反馈 | 删帖须知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RSS订阅 | 手机站
Copyright © 2007-2018 05273.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 苏ICP备17024489号-1 苏公网安备 321322020001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