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一救护中心三年救护中华鲟54尾 均系渔民误补

江苏要闻姑苏晚报2017-12-20 14:45
穿越到手机

微信扫一扫 分享更精彩

举报与纠错 打印本文

“江苏常熟中华鲟救护中心”是苏州大市范围内唯一的中华鲟救护中心。就在昨天,渔民误捕后交由该中心得到成功救护的6尾中华鲟放流长江,同时放流的还有2尾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胭脂鱼。近三年来,该救护中心共救护渔民误捕的中华鲟54尾,胭脂鱼51尾。

苏州一救护中心三年救护中华鲟54尾 均系渔民误补

中华鲟是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也是“活化石”,有“水中大熊猫”之称。昨天,记者在位于常熟浒浦的中华鲟救护中心看到,救护屋内有两个直径4米、水面净高1米左右的救护池,清澈见底,池壁、池底均贴着瓷砖,池内10多尾中华鲟、还有3尾胭脂鱼游得正欢。其中最大的一尾中华鲟体长70-80厘米,重量估计达到5-6斤,最小的一尾体长20多厘米。

昨天,江苏常熟中华鲟救护中心相关负责人戴振国告诉记者,救护池配备有自动控制系统,可以在线监测水体的PH值、溶氧量等指标,“比如,当溶氧量低于5毫克/升时,增氧泵即会自动开启,当溶氧量高于7-8毫克/升时,则会自动关闭”。他介绍,工作人员平时会投喂一些从长江里捕捞的鲜活的小鱼虾。水池里的水大热天平均每10天换一次,冬天平均每20天换一次。

“池里的中华鲟、胭脂鱼都是渔民在捕捞作业时误捕得来的。”戴振国说,有时渔民会把鱼放在活水舱内送到救护中心,更多时候是工作人员接到渔民的报料电话后,携增氧设施,乘快艇或汽车于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去救护的。“按程序,一般先称重、测体长和胸围等,然后检查其体表,并做好记录。如果发现其体表有损伤,就要涂抹消炎药,防止进一步感染,一般中华鲟自愈能力较强。”

记者了解到,依据《野生动物保护法》等有关法律法规,江苏常熟中华鲟救护中心专门制定了中华鲟救护方案,

在救护、收容、管理、奖励方面作了具体规定。同时,该中心面向长江沿岸、周边渔民开展宣传,讲解水生野生动物保护知识,帮助渔民提高对长江常见保护级水生野生动物的辨识能力,发动他们积极参与到保护行动中去。据统计,近三年来,救护中心共救护中华鲟54尾,胭脂鱼51尾。其中,2015年救护中华鲟17尾,胭脂鱼11尾;2016年救护中华鲟26尾,胭脂鱼25尾;2017年救护中华鲟11尾,胭脂鱼15尾。

[责任编辑:柳晓原]

读完这篇文章后写点感想吧 你还可以 收藏 留以后再看

关于沭阳网 | 本网动态 | 联系方式 | 投稿荐稿 | 免责声明 | 广告投放 | 微信平台 | 意见反馈 | 删帖须知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RSS订阅 | 手机站
Copyright © 2007-2018 05273.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 苏ICP备17024489号-1 苏公网安备 321322020001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