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扩权后,会有更多自主权、办事也更加灵活。”最近,全省第二批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名单公布,宜兴官林镇“榜上有名”,谈及由此带来的变化,该镇负责人兴奋不已。同样进入这份名单的,我市还有东港镇和阳山镇。市编办负责人昨天透露说,算上首批两个乡镇,以及江阴全市推广徐霞客镇改革经验,目前我市30个镇中已有近半乡镇踏上了“强镇扩权”之路。
早在2010年,江阴徐霞客镇和宜兴丁蜀镇就入选首批“强镇扩权”试点,被赋予部分县级管理权限,率先探索基层治理模式的创新,以破解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不相适应的“小马拉大车”现象。
探路乡镇行政体制改革,徐霞客镇至今已提供了一个可复制的范本。镇里先后承接了750项县级经济社会管理权限,大量增加的管理事权催生了行政资源的整合和行政流程的再造。镇政务服务中心和镇综合执法局应运而生,前者实现了一枚公章管审批、一个窗口全服务,后者则组建了3个“全能型”执法中队、实现了镇域内一支队伍管执法。今年7月,江阴明确在该市10个镇复制推广徐霞客镇改革经验。
从首批到第二批,全省新一轮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扩容,呼应了更多经济强镇对于破除体制限制的诉求。宜兴市编办主任徐旭军介绍,官林镇工业经济总量占据宜兴的三分之一,办事效率的提高对镇里来说尤为重要。比如工业项目的审批可以免去跑城里的功夫,企业注册也能直接就近搞定。官林镇负责人相信,这将“带动市场主体的投资热情,进而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据市编办体改处相关人士介绍,试点镇的任务并不仅仅是赋权后优化政府组织结构、再造流程,更希望在制度的框架体系内充分发挥自主权,在“私镇定制”上各有亮点。正如徐霞客镇创设了“网格化治理”一样。依托信息化手段,该镇将综治、环保等21类网格整合为一个综合网格,搭建综合管理服务指挥中心,纵向设立片、社区和自然村三类两级网格,实现了镇村治理一张网。此举被视为徐霞客镇集成改革的最大创新。
下转第2版>>>上接第1版>>> 改革预期的“激发活力、增添动力”之效已成现实。徐霞客镇统计表明,相比于改革前的2012年,镇机构总数从33个减少到9个,行政成本占财政支出比例从25.1%下降到11.9%;办事效率却提高了40%,执法案件平均处理时限为7天。去年,工商业开票销售360多亿元,完成全口径财政收入15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7.2亿元,较2012年增长了96%。
读完这篇文章后写点感想吧 你还可以 收藏 留以后再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