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12月发生了什么?我说:南京入城。没错,也就是南京大屠杀……有说法称中国人死亡人数是40万,也有说是10万人,但是40万和10万之间,又有什么区别?”
这段文字是日本著名作家村上春树最新长篇小说《刺杀骑士团长》中的一段话,他在书中直面南京大屠杀并进行了深刻反思。该书中文版由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上周末在南京先锋书店举行首发式,南京大学英文系副教授但汉松,青年翻译家周嘉宁、冯涛共同探讨这部新作的力量以及作家的责任。
冯涛介绍说,其实村上春树早在《奇鸟行状录》一书中就曾提到过南京大屠杀,但篇幅不过寥寥几十字。此次《刺杀骑士团长》中有关南京大屠杀的描述,译成中文有1500字之多,且明确质问40万人与10万人的区别到底在哪里,表明了村上春树的历史认识已经从史实认知层面进入政治层面、现实层面,表现出一个人文知识分子的担当。
“历史乃是之于国家的集体记忆。所以,将其作为过去的东西忘记或偷梁换柱是非常错误的。”村上春树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他在小说中谴责了二战时期纳粹德国入侵奥地利、残害地下学生组织的行径,借小说人物的对话表达了对南京大屠杀的看法,指出除了战争伤亡,日军还大量屠杀了平民。
《刺杀骑士团长》的书名源于莫扎特的歌剧《唐璜》中的一幕情节,该书主人公“我”偶然发现了阁楼藏画《刺杀骑士团长》,在探寻画中隐藏真相的同时,“我”发现,该画作者雨田具彦及其弟弟雨田继彦在20世纪30年代分别经历了德国吞并奥地利和日本侵华战争,后者还被迫参与了南京大屠杀,归国后割腕自杀。而雨田具彦绘制《刺杀骑士团长》,是为悼念弟弟和因参与暗杀德国法西斯高官而被处死的恋人。
新书中的这些内容在日本引发热议,甚至有日本右翼发起抵制村上春树运动,攻击他写此书“是为了讨好中国”“为了得诺贝尔文学奖”。但村上春树直面历史的行为赢得了更多人的支持,称他是一个“有良知的作家”。在但汉松看来,村上春树这本书的重点并不是探究历史细节,而是“有勇气面对历史”。
读完这篇文章后写点感想吧 你还可以 收藏 留以后再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