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的伟人 不朽的精神——中国赠送马克思雕像在特里尔揭幕侧记

民生资讯新华网2018-05-06 13:30
穿越到手机

微信扫一扫 分享更精彩

举报与纠错 打印本文

5月5日,在德国特里尔,马克思雕像作者、中国雕塑家吴为山在揭幕仪式上致辞。新华社记者 单宇琦 摄

新华社德国特里尔5月5日电题:永远的伟人 不朽的精神——中国赠送马克思雕像在特里尔揭幕侧记

新华社记者

“要创造人类的幸福,全靠我们自己……” 当地时间5日中午,嘹亮的《国际歌》声在德国西南部城市特里尔市中心的西蒙教堂广场响起。

上千人聚集在一起,很多市民用歌声、掌声和欢呼声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并期待着由中国赠送的马克思雕像揭幕。

随着红绸缓缓滑落,一座青铜材质雕像“站”到了父老乡亲面前:高阔的前额,浓密的胡须,目光凝视远方,脚步坚定沉稳。

1818年5月5日,马克思出生于特里尔,他在这里生活到17岁。

流淌的摩泽尔河拥抱着静谧的古城,街道上的石子小路依然如故。马克思“凝望”着故乡特里尔,17载岁月缓缓流过……

自信从容,目光炯炯,这位伟人手拿书本,迈步向前。他从这里走向世界,走向未来。

“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中国将不断拓展同世界各国的合作……把世界建设得更加美好。”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副主任郭卫民致辞时,现场嘉宾和观众多次报以热烈的掌声,还有人竖起大拇指表示称赞。

郭卫民表示,马克思的思想是世界的宝贵精神财富,对中国产生了尤为深远的影响。

“马克思出生在特里尔令我们很自豪,所以这尊雕像对特里尔很重要,”特里尔市市长莱布说。为此,特里尔市曾多次派人前往中国,与雕像作者、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反复商讨设计方案。

吴为山说,他选择了马克思48岁至49岁的形象作为雕像呈现的样貌,那时这位伟人正在撰写《资本论》。雕像展现了行进中的马克思,他手中的书和脚下的路充分说明人类依靠智慧和力量将不断前进。

揭幕仪式一结束,许多市民和游客就纷纷涌到雕像旁欣赏并合影留念。

特里尔退休教师米夏埃尔·蒂勒留着和马克思一样的络腮胡。他说,两个世纪过去了,马克思的研究成果在今天同样散发着真理的光芒。

马克思,不仅属于特里尔,更属于全世界。马克思故居博物馆馆长诺伊说,人们应该像马克思在他的时代那样深入思考,从而让人类社会更加公平、正义。(记者翟伟、王子辰、任珂、沈忠浩)

[责任编辑:夕竹紫天]

读完这篇文章后写点感想吧 你还可以 收藏 留以后再看

关于沭阳网 | 本网动态 | 联系方式 | 投稿荐稿 | 免责声明 | 广告投放 | 微信平台 | 意见反馈 | 删帖须知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RSS订阅 | 手机站
Copyright © 2007-2018 05273.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 苏ICP备17024489号-1 苏公网安备 321322020001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