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5月22日《新闻周刊》
卷首语:
你好,观众朋友,欢迎打开《新闻周刊》。上一周发生的一件事,在本周似乎进一步发酵,上周5月11号在北京,包括“天上人间”在内的四家豪华夜总会,因提供有偿陪侍而被查封停业6个月。这几乎是对此处罚的最高上线。有趣的是到了本周,无论在手机短信,还是在人们的言语中,此事被关注的程度,似乎超过了公安系统的想象。很多年里,大家都似乎知道诸如“天上人间”等场所的出格,也谈论着“人家有背景,动它很难”等等,以至于后来人们都见怪不怪,很少议论它了,但是这次北京公安动了真格的,人们自然拍手称快。表扬着说,“终于突破障碍,严格执法。”反思着说,“十多年来为什么才动手?”但不管怎么说,对丑恶的事情零容忍都是进步,更重要的是它不会反弹吧。好,接下来共同走进本周。
新闻回顾
新疆 新发展
率先进行资源税费改革,将原油、天然气资源税由从量计征改为从价计征;对困难地区符合条件的企业给予企业所得税“两免三减半”优惠;5年内投入千亿元人民币把喀什建成经济特区……本周,从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传出未来新疆发展新规划。随新疆振兴规划的出台,中央将加大对新疆财政投资,未来五年超过2万亿;加大对口省份财政支援、多家央企重点项目投资也将入驻新疆,大力推动新疆基础设施建设,未来5年内力争使新疆特别是南疆地区经济发展明显加快、公共服务水平明显提高;10年内,最大程度缩小新疆与内地差距,确保2020年新疆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目标。从“稳定压倒一切”到“发展与稳定并重”,再到“解决民生遏制分裂并重”,新疆的治理思路正跨进新一阶段。
富士康:如何止步
本周,富士康连环跳的悲剧依然没有止步。周五凌晨“第十跳”出现,21岁富士康男员工坠楼身亡。当天,即有媒体曝光,富士康廊坊工厂隐瞒了曾有两名员工意外死亡,其中一名是童工的消息;网上也出现富士康北京工厂保安殴打员工的视频。悲剧连连发生,有网友发帖招募志愿者,自发组成“富士康观察团”,准备深入内部调查自杀事件;周三深圳副市长、公安局长也亲自带队组成专题调查组进驻富士康,与厂方商讨制定防范措施。面对媒体报道记者提问,富士康新闻发言人数次使用“检讨”一词,而总裁郭台铭却始终没有正面回答。
1300% 谁在获利?
一种出厂价15.5元的药品芦笋片,经过诸多环节卖到患者手中时,价格涨到了213元,利润高达1300%。湖南省湘雅二医院“暴利药”事件经媒体曝光后,药价虚高这个并不新鲜的话题再次引起公众关注。本周,当事者湖南湘雅二医院大呼“医院也是受害者”,称芦笋片的政府指导采购价为185元/盒,医院也只是按规定顺加15%。而湖南省2010年度集中采购药品投标报价中,芦笋片的指导价为136元。从15.5元的出厂价、到136元的采购药品投标价、再到185元的政府集中采购价,最后213元卖给患者,这中间的利润是怎么一步步、一个个环节被抬高?中间巨大到惊人的差价,又是谁在获利?
白岩松:
中国太大,这从大自然不断变脸,一会儿旱一会儿涝,但始终让人发愁就看得出来。前两个月我们还在为西南大旱而忧心忡忡,甚至要捐款捐物,可一转眼那些抗旱的事还没做完,一场大雨接一场大雨,又迅速将防涝摆到了新闻的头条。面对近一个月来的不断大雨,城市开始露出一个又一个破绽,车被水淹,人被水淹,半城的水,类似的图片接连出现在人们的面前。广州被雨泡了,一会儿江西的新余,又一会儿湖南的株洲都没躲过去。不仅交通,供水、供电都有中断之忧。大雨让城市生活并不美好,这是怎么了,都是老天爷的错吗?我们的城市能面临大雨也不畏惧吗?《新闻周刊》本周视点关注雨中的城市。
本周视点:雨中的城市
短片一暴雨袭城
解说:
暴雨,还是暴雨,自五月以来,一轮连着一轮的罕见雨情席卷了南方省市。农田被淹、房屋倒塌、大量群众被紧急转移安置,周一,中国气象局启动重大气象灾害Ⅳ级应急响应。在不断拉响的暴雨警报中,城市也成了暴雨重灾区,严重内涝在多个南方城市再次出现。
广西贵港台记者 蒋路遥:
这里是大圩路口,一场大雨过后,这里五十米以内的路段形成了一条小河流。
江西瑞金解放小学校长 温流发:
我们学校自1989年建校以来,涨这么多水还是第一次。
广东韶关市政工程维修管理处副主任 朱丹粤:
圆转盘的水位不断增高,比514那天的水起码高了20公分。我们现在要做的是把井盖打开做好防护标志,防止行人不小心掉入井中。
解说:
在广东韶关,又一次的大雨倾城,让市区多个内涝黑点再现水患,虽然市政抢修人员提前打开井盖排水,但因为瞬时雨量过大,主排沟渠容量有限,短短一小时部分路段积水就超过一米。许多处于相对低洼地势的中小学校,则因为教室进水宣布停课。
学校老师:
今天上午约10点左右吧下起了雨,很快就漫到脚踝这个位置。水一漫上了,我们就报区教育局,疏散了学生。
学生:
已经淹到这个地方了,同学们一个个排队出来,撩裤子脱掉鞋子走。
解说:
学校停课、部分小区进水、交通严重受阻、供电供水出现中断,在暴雨的不断造访下,城市生活被打乱,而一些城市在严阵以待中仍然显得有心无力。
字幕:福建三明
记者 陈婉莉:
现在是19日晚上8:10分,武警官兵在处理完一个内涝点后,立即赶往下一个内涝点排水。武警官兵、水泵、消防车连夜奋战在各个积水点。
解说:
本周三,暴雨在半个月内第四次降临广州,市长万庆良坐镇三防指挥部亲自指挥防汛工作。这位被广州媒体称为“上任即经历暴雨大考”的新市长,不久前还曾向受水浸影响的市民道歉。5月以来广州两次水漫全城,万余车辆遭遇灭顶之灾,这在素有“落雨大,水浸街”说法的广州也并不多见。本周,广州提前发布了283万条暴雨提示短信,派出近千名应急抢险队员提前布控水浸低洼地带,出动400多台设备抽排积水。当日仅有21处局部积水报告,积水一小时退去,广州有惊无险度过第四轮强降雨。
广东台记者 蓝芬:
今天在现场看到,停车口的入口处已经用沙包拦住,所有车辆暂时停放在地面上。
小区管理人员:前门有空的地方我们都放满了沙包,发电机等等。我们保安都是24小时待命的。
解说:
沙包待命、砌墙防洪,整个广州都在行动起来;排水清淤、抢修电力,受暴雨洗礼的城市还不敢懈怠。本周,徘徊在江南、华南一带的强降雨,未有减弱趋势,南方城市即将或已经开始迎接新一轮暴雨考验。
Mv《大雨困住的城市》
白岩松:
一个城市向另一个城市学习,大家都会理解为是学好的,学经验。其实,有时教训也是要学习的内容,而且往往比学好的东西更有效。这一拨又一拨的大雨让广州这座城市遭了不少罪,也露了不少短。而且让人不解的是老城区事不大,可为迎亚运会一些新城区反而遭了殃。为了避免这样的事情在自己城市发生,武汉有关部门负责人火速赶往广州去学习,学经验,也因此在教训中学习,免得自己与往年一样,大雨大涝,小雨小涝。显然大雨正让一座又一座城市里的管理者走上了学习之路,城市不得不为此而选择进步。
1
2
3
4
5
6
上一页
下一页
读完这篇文章后写点感想吧 你还可以 收藏 留以后再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