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雄对话张磊:开发历史文化资源对接现实生活

民生资讯来源2010-07-05 09:57
穿越到手机

微信扫一扫 分享更精彩

举报与纠错 打印本文

2010年3月,广东话剧院表现辛亥革命义士林觉民的大型话剧《与妻书》赴台湾演出,引起了岛内广泛关注,《中国时报》等媒体予以大篇幅报道。

核心提示

广东近代史,是一部人才辈出的风云激荡史。近日,省委常委、宣传部长林雄来到省社科院,围绕如何评价近代以来广东在全国的文化地位,如何弘扬近代先贤优秀的人文精神,与著名历史学家、辛亥革命与孙中山研究学者张磊展开对话。

张磊就林雄提出的“如何发挥广东学术研究传统优势”一问,从抓紧各个学科建设、倡导正确文风学风、挖掘历史文化品牌等多个角度,进行了深入详细的阐述。他认为,广东应该在“给学术以广阔时空”方面走在全国前面,营造宽松的言论环境,搭建开阔的交流平台,激励、促进学术成果的高质丰产。但是,他也特别强调,“百家争鸣不等于不负责任的文化相对主义”,不能一味奉行“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不辨是非的折衷做法,颠覆英雄,专务“翻案”,对各种思潮不加分析判断和取舍,等于放弃原则和导向。

另一方面,针对盘活历史文化资源、重塑广东对外文化形象等问题,张磊认为,广东是岭南文化的中心地、中国民主革命策源地、海上丝绸之路的发源地和改革开放的前沿地;如果充分挖掘这四个方面的资源,文化影响决不逊于别的省份,但是目前还做得不够,特别是在文化名片的“有形”呈现上欠缺火候,经营功夫不足。譬如广州在古代是赫赫有名的港城,当年不亚于伦敦和阿姆斯特丹等大港,但在现实中却很难看到集中反映海洋文化、展示文化交流和商贸往来的人文景观的代表性“基地”,使得宣传效果打了折扣。正在积极修复黄埔古港、古村的文化工程完成后,当会令人大开眼界。

明年是辛亥革命100周年,广东作为民主革命策源地和孙中山故乡,应当如何打好这个品牌?相比各地抢夺“辛亥革命”文化名片的大手笔,广东辛亥革命纪念馆因资金等问题在完成搬迁工作后尚未动工,张磊忧虑之情溢于言表。

张磊

学者名片

广东省社科院原院长、省社科联原主席。1933年生于天津。毕业于北京大学历史系,主要从事中国近代史研究,为国内孙中山与辛亥革命研究权威学者。现任中国史学会副会长、广东省文史学会会长等职。主要学术著作有《孙中山思想研究》、《孙中山论》、《孙中山评传》等。参与主编《孙中山全集》、《孙中山辞典》、《广东百科全书》、《广东省志飞缁峥蒲е尽贰ⅰ读肽衔幕?尽返

[责任编辑:admin]

读完这篇文章后写点感想吧 你还可以 收藏 留以后再看

热门推荐

关于沭阳网 | 本网动态 | 联系方式 | 投稿荐稿 | 免责声明 | 广告投放 | 微信平台 | 意见反馈 | 删帖须知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RSS订阅 | 手机站
Copyright © 2007-2018 05273.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 苏ICP备17024489号-1 苏公网安备 321322020001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