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8月1日在西昌成功发射第五颗北斗导航卫星

民生资讯来源2010-08-01 22:05
穿越到手机

微信扫一扫 分享更精彩

举报与纠错 打印本文

  8月1日5时30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成功发射第五颗北斗导航卫星。新华社发

  新华社西昌8月1日电 (唐振宇 李清华)8月1日5时30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成功发射第五颗北斗导航卫星,并将卫星送入太空预定转移轨道。这是一颗倾斜地球同步轨道卫星,是我国今年连续发射的第3颗北斗导航系统组网卫星。

  中国卫星导航系统专项管理办公室负责人介绍,北斗卫星导航系统(COMPASS,中文音译名称BeiDou),作为我国独立发展、自主运行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是国家正在建设的重要空间信息基础设施,可广泛用于经济社会的各个领域。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能够提供高精度、高可靠的定位、导航和授时服务,具有导航和通信相结合的服务特色。通过19年的发展,这一系统在测绘、渔业、交通运输、电信、水利、森林防火、减灾救灾和国家安全等诸多领域得到应用,产生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特别是在四川汶川、青海玉树抗震救灾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按照“三步走”的发展战略,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将于2012年前具备亚太地区区域服务能力,2020年左右建成由30余颗卫星、地面段和各类用户终端构成的、覆盖全球的大型航天系统。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技术复杂、规模庞大。它的建设应用,将实现我国航天从单星研制向组批生产、从保单星成功向保组网成功、从以卫星为核心向以系统为核心、从面向行业用户向面向大众用户的历史性转型,开启我国航天事业的新征程。

  这次发射的卫星和使用的运载火箭,分别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所属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和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研制。这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126次飞行。

  我国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综合发射能力实现六大跃升

  新华社西昌8月1日电 (李清华 张晓霞 邓孟)1日5时30分,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地将我国第五颗北斗导航卫星送入预定轨道。至此,这个中心组建40年来,已先后将56颗国内外卫星送入太空,综合发射能力实现了六大跃升,跻身世界一流航天发射场行列。

  从发射单一型号火箭到发射多种型号火箭。1984年,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只能使用长征三号一种型号火箭,运载1400多公斤的有效载荷。如今,长征三号甲、长征三号乙、长征二号丙等六种型号火箭,可将有效载荷从数十公斤至数千公斤不等的卫星送入太空,运载能力不断攀升。

  从单射向发射到多射向发射。2004年4月18日,西昌卫星发射中心首次采用北射向发射,成功将两颗小卫星送入太阳同步轨道。此后,这个中心逐步具备不同射向发射能力。

  从发射地球同步轨道卫星到发射多轨道航天器。随着发射设备设施的逐步升级,实现了从发射单一轨道卫星到发射高中低多种不同轨道卫星的跃升。

  从发射国内卫星到发射国际商业卫星。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是我国对外开放最早、承揽国际商业卫星发射次数最多的航天器发射场。从1990年至今,先后将“亚洲一号”“委内瑞拉一号”等近20颗国际商务卫星成功送入太空。

  从每年最多执行3次发射任务到年发射能力达到10颗以上。目前,这个中心拥有测试发射、测量控制、通信、气象和技术勤务保障等五大系统,2座现代化的发射工位,具备三星两箭并行测试能力,在引入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完成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一体化管理体系认证审核后,一套现代化的组织管理体系有力地保障了年发射能力的显著提升,从火箭进场到实施发射最短时间可为21天。

  从测试发射的近控模式到远控模式。近年来,随着火箭测试发射指挥监控网的建立,实现了火箭、卫星的远距离测试发射控制,具备了指挥显示、信息交换、数据处理、实时监测、计算机辅助决策等诸多功能,安全性及数字化、信息化控制水平大大增强。(新华社)

[责任编辑:admin]

读完这篇文章后写点感想吧 你还可以 收藏 留以后再看

热门推荐

关于沭阳网 | 本网动态 | 联系方式 | 投稿荐稿 | 免责声明 | 广告投放 | 微信平台 | 意见反馈 | 删帖须知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RSS订阅 | 手机站
Copyright © 2007-2018 05273.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 苏ICP备17024489号-1 苏公网安备 321322020001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