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媒体因不了解水利误解报道三峡防洪能力

民生资讯来源2010-08-04 16:37
穿越到手机

微信扫一扫 分享更精彩

举报与纠错 打印本文

  2010年8月4日15时,国家防总办公室副主任、新闻发言人束庆鹏接受中国政府网专访,就“当前全国防汛抗洪工作”进行现场解读,并回答网民提问。

  [网友 十万个为什么]近日网络上流传着2003-2010年的媒体报道:“2003年:《三峡大坝可以抵挡万年一遇洪水》;2008年:《三峡大坝有能力抵御百年一遇的特大洪水》;2010年:《三峡蓄洪能力有限,勿把希望全寄托在三峡大坝上》”,请问您怎么看?

  [束庆鹏]网络媒体的报道,很可能是因为不了解水利、防洪而产生的误解。三峡水库的建设标准,通俗讲有一个下限标准和一个上限标准,下限标准就是能够按照防御1000年一遇洪水,这时候主体工程和附属工程的主要部分是万无一失的;上限标准就是能够防御万年一遇加10%的洪水,这是一个校核标准,在这个极端工况下,主体工程的主要部分特别是大坝能够做到确保安全,但是一些附属工程就可能有些损毁。

  长江防洪不能把希望都寄托在三峡水库上。长江防洪的根本问题在于洪水峰高量大、干流河道特别是荆江河段的安全泄量不足,三峡水库能够拦蓄部分洪水,帮助荆江河段消减洪峰,但起到的作用是毕竟还是有限的。发生大洪水特别是长江上游大洪水时,遇到中游洪水的不利组合,就只能调控到荆江河段,最远到城陵矶河段。

  任何防洪工程的控制能力都是有限的。金沙江、嘉陵江、岷江、沱江等长江上游支流历史上都很容易发大洪水,如果这几条江同时发水,那这就不是一个三峡水库所能独自解决掉的,它只能解决问题的一部分,或者说其中很关键的部分。遇到这样的洪水,千年一遇也好、万年一遇也好,它保自己是没有问题的,但对其下游地区的帮助也只能限于当初的设计目标。

(中国政府网)

[责任编辑:admin]

读完这篇文章后写点感想吧 你还可以 收藏 留以后再看

热门推荐

关于沭阳网 | 本网动态 | 联系方式 | 投稿荐稿 | 免责声明 | 广告投放 | 微信平台 | 意见反馈 | 删帖须知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RSS订阅 | 手机站
Copyright © 2007-2018 05273.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 苏ICP备17024489号-1 苏公网安备 321322020001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