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首邀在宁外籍人士参与新一轮城市规划修编

民生资讯中国江苏网2017-09-01 12:01
穿越到手机

微信扫一扫 分享更精彩

举报与纠错 打印本文

以新街口为坐标的原点,北上鼓楼,东北角是仙林,南下江宁,西达河西,再将这几个地名连线成区,Frank Hossack寥寥几笔便绘制出了自己对南京城市空间的“心理地图”,在“地图”和右下角,还写上“最爱和印象最深的是音乐台、老山、新建的地铁线路……”

昨日上午,南京市规划局邀请8位在宁工作和生活的外籍人士,听取他们对最新一轮南京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工作的建议和意见。绘制“心理地图”,便是其中的一个生动内容。规划人士希望外籍人士把熟悉的路线、印象深刻的标志性建筑、街区画下来,借此了解他们对南京城市空间的印象。

在加籍人士Louise Liu看来,这为南京力倡的“开门规划”打开了一扇新的窗口。受邀外籍人士感叹,即便在发达国家,向普通外籍人士敞开城市规划参与之门都很难,南京此举,无疑具有创新性。“很新颖,没预想到可以有直接对话政府的‘窗口’,而在澳大利亚,民众提规划建议,只能通过书信方式,效率不高。”澳大利亚籍创业企业人士廖堃说。

据南京市规划局总规处副处长张成介绍,南京自改革开放以来,已先后编制过4版城市总体规划,这些总规,在不同时代、不同历史条件下,都引领了城市经济社会的发展。

“当前,墨尔本、纽约、伦敦等都在制定2050年的发展战略规划,东京制定了到2030年的城市规划。制定指导城市当下发展并展望远景的规划,已是国际潮流。所以,南京决定编制法定期限2020-2040年的城市总规划。”张成说,聚焦未来20年的新一轮南京城市规划编制工作,本着“公众参与”“共同规划、开门规划”的原则,在公众参与范围上进行了扩充,此前广泛邀请专家、政府、部门、企业、市民谈建议、提想法,现在又邀请在宁工作和生活的外籍人士对总规修编展开畅谈,“在南京生活和工作的外籍人士已越来越多,他们眼中南京的过去、现在和未来是什么样,将有助于帮助我们提升规划工作的水平,并有助南京城市国际化。”

记者注意到,外籍人士对于城市规划的关切点并不宏大,而是大多聚焦在了补充和完善细微基础设施的“小事”上。不过,重视了这样的“小事”,就可以让城市通过精细规划彰显“温度”。

“上海有更好的生活标准,但南京有更高的生活质量。所以我选择来到南京。”Frank Hossack来自英国,他直白表达对南京的热爱,基于这份热爱,他和中国太太及另外的外籍小伙伴,一起创办了《南京人》杂志,说起这座城市的点滴发展、角角落落,他已如数家珍。“南京地铁是在宁外籍人士深爱的出行工具,我们喜欢的原因是它的全线站名、指示牌都有英文翻译版本。南京共有300多条公交线路,如果公交线路能仿照地铁,推出站台名等英文版,我相信将使南京更符合它作为一个国际都市的身份。”

“南京道路的标志标线有待改善,每条路应清晰设立限速标志,让司机知道在每条路应该多少速度行驶,降低安全风险。”廖堃说,在南京搭出租,司机不断超速,听到GPS里传来的“道路限速80,当前时速120”,他心里紧张得直打鼓,想系后座安全带,却已被司机拆掉。

年过六旬的古南都饭店副总经理、南京日本商工俱乐部副事务局长松岛弘和,最关注城市中老人和孩子的问题。“日本有专为老人开设的路面电车,上车台阶低,而很多公交车上车台阶太高,老年人很吃力。路面电车有段时间曾被停止,后来因为老龄化问题和能源问题,现在又重新采用起来。”他说,日本的无障碍道路也很普遍,方便婴儿车、轮椅通行。此外,日本大型商场都有母婴室,南京目前这方面并不完备。

“老年人是否适应现行公交与地铁的交通方式?”“城市无障碍交通设施是否可以保证畅通出行?”“商场是否有母婴室?”松岛的视角以小见大,给城市规划提出了新命题。

“南京的城市规划一定要留住文化底蕴。”趋势科技高管Louise Liu 说。来自俄罗斯的南京大学留学生美佳表示,外国人来到中国,最想了解的就是中国文化,“随着城市现代化的不断发展,南京会面临如何保护其历史文化遗产的挑战”。Frank则关照到了老城更新的话题,“比如三山街、评事街一带拆迁,这些地方有着丰富而悠久的历史,在我们外籍人士眼里很有趣,一些危宅确实需要拆迁,但一些具有韵味的建筑却需要保护,孰去孰留,是一个选择性的难题”。

教育,也为外籍人士所关心。几位有孩子的外籍人士坦言,目前在宁外籍人士大多选择在仙林和江宁居住,因为这两个区域建有面向外籍孩子的国际学校,南京未来规划或许应有这方面的更多考虑。

韩国大田市经济产业通商振兴院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徐大元和来自卢旺达的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生David,则不约而同谈到了创业与创新。徐大元说,他在深圳看到,高校、研究所、企业可以集聚在一幢大楼里,便于产学研一体化,南京产学研目前却相对独立。David则深有感触地说,高校学生有很多创新想法与成果,却不能便捷地找到企业转化为生产力。他们期待南京有相应的规划推动,也能出现美国硅谷和深圳那样多方联合、创新创业的景象。

“我们会认真梳理外籍人士的意见,努力吸纳到新一轮总规修编中。”张成表示。

[责任编辑:解月清]

读完这篇文章后写点感想吧 你还可以 收藏 留以后再看

关于沭阳网 | 本网动态 | 联系方式 | 投稿荐稿 | 免责声明 | 广告投放 | 微信平台 | 意见反馈 | 删帖须知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RSS订阅 | 手机站
Copyright © 2007-2018 05273.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 苏ICP备17024489号-1 苏公网安备 321322020001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