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学生会主席与他的百万元骗局)
只要再过4个月,李宁就可以顺利结束他的大学生活,而他营造的一名“成功”大学生的形象也将贯穿始终。
与多数大学生并不一样,这个22岁的湖南工学院四年级学生出入以私人轿车代步,抽昂贵的“中华”牌香烟,对外宣称自己创业赚到了钱,还当过所在学院的学生会主席。
只要再过4个月,他就要毕业了。
不幸的是,东窗事发比毕业典礼来得更早一些。2月28日,湖南省衡阳市珠晖区公安分局对外透露,该局酃湖派出所民警于2月25日破获了一起涉案100多万元的系列诈骗案,“抓获犯罪嫌疑人1名”。
李宁在警方通报中被称为“李某”。据通报,他使用了别人的信息,在不同的网络贷款平台借贷,债务越滚越大,直至无力偿还。
在一份对内的通报中,湖南工学院保卫处称该校有27名学生受到李宁的诈骗。
这些学生迄今正在被网络贷款平台以各种方式逼债。办案民警姜阳向中国青年报·一位从事零售信贷业务的产品经理认为,网贷从流程上看似乎没有问题,但审核的标准其实大有问题。比如,正规金融机构会注重核实借款人与用款人是否一致,并会注意审核借款人的还款能力,要求借款人提供多种还款来源,如收入、银行流水、家庭资产负债情况等。
但是在标榜着“简简单单几分钟搞定”的网络贷款平台上,借款的实际去向和家庭成员是否知晓借款情况,都不在平台的内审范围之内。如果学校是重点大学,学历是硕士研究生及以上,所贷额度比普通本科院校的学生还要高。
利用别人身份信息注册这些平台,李宁也有失败的时候。他会找到当事人,让对方自己去注册。王岳海不想自己的名下多出一笔贷款,他搪塞李宁说:“我注册不了。”
“李宁跑不了的。”王岳海不断自我安慰,坚持着这种不堪一击的信任。直到2月25日,李宁一大早跑到他宿舍门口,亲手把它击个粉碎。
成长的代价
那个早晨,李宁嚼着槟榔,站在王岳海面前滔滔不绝了近10分钟,就像在向学弟交代工作一般,条分缕析,冷静非常。
他想表达的大意是:他创业失败,家里没钱了,车也抵押了。“欠条都在,你们这么多人呢,我跑不了的。”他给多名学生打过欠条,但并非所有人都有。
当天中午,李宁回到宿舍,跟室友把相同的话说了一遍。
李宁对室友说过,自己去年12月遭遇过车祸,办理了汽车抵押手续。可是就在今年情人节,张潇还亲眼见过李宁开着那辆车出现在学校。车上放着玫瑰。他亲口对张潇说,“用了差不多一千元”买了两束玫瑰和两盒手工巧克力。
李宁离开宿舍后,室友们赶紧到各个贷款平台下搜索自己的信息。他们发现,一些平台上就算没有欠钱记录,也有他们的注册信息,说明李宁都尝试过贷款。
前一天晚上,在学校对面的小宾馆里,李宁也召集了十几个人,跟他们说了差不多同样的话。
民警在宾馆里找到了李宁。据姜阳透露,一开始,李宁甚至做了假口供,谎称自己确实是在“创业”。
但在提审时,李宁承认自己说谎了,就是想骗钱用。
姜阳向记者转述,李宁这样做是“因为同学生活得比他好,他家境普通”。他的贷款都用于生活消费,“出入酒吧,一次3000元左右”,他买小轿车,给女友购物,等等。
张潇记得,李宁对他们说过,自己的父亲是包工头,母亲在上班。但王岳海听到的版本里,李宁父亲的工作变成了“在工地上班”。
“我也不知道他哪句话是真的。”张潇无奈地说。李宁口才好、遇事冷静是公认的,“爱装”也是公认的。
李宁已被刑事拘留。可他身后的一大堆问题仍在发酵。受骗者每天都能接到催款电话和短信。最近,短信已发到他们的父母和朋友手中。一条催款短信里写道:“已将此案件列为失联案件并由第三方要账公司代理,此期间出现一切不良影响,本公司概不负责。”
短信内容也越来越过分。有的声称要送欠款人“上天”,另一贷款平台给王岳海发了一条短信:“打电话至本人称吸食大量毒品,神志不清……正在征求各种男人陪睡或包养……父母以(已)和其断绝联系。”这是一个威胁,如果不还钱,这则消息会被发送到他的父母和朋友手中。
受骗者眼看着利息在上涨。有人说,要想还钱,就只能把家里的房子抵押了。
曾经为李宁介绍过一位新生的学生说:“我宁愿被骗钱的是我。”当时,一位学长请他帮忙找人。“碍于关系,他也催得紧”,他推荐了一位朋友。
湖南工学院图书馆对面的大屏幕上如今黑底白字,打出了“抵制校园不良网络贷款,从我做起”的口号。李宁被拘后,学校数次召开这类主题的班会。可在此之前,王岳海不记得受到过抵制不良网贷的教育。
使用他人身份信息贷款,河南那位自杀的学生用过,安徽一位现已辍学、打工还债的学生也用过,“学生骨干”李宁也用过。
张潇看过此类新闻,只是万万没想到,自己也会成为新闻的一部分。出事后他觉得“生活很黑暗”。现在,他能冷静地说出这是“成长路上的代价”。
李宁出事后,受骗学生排着队到派出所做笔录。一些人在那里见到了李宁,看见他“很镇定地”在里面写东西,“神情自然”。
那天如果没有报警,李宁原本要去深圳——他已购买了2月26日的车票。
现在,他留下一地的债务和无穷无尽的催债电话。一位受骗者对记者说,每天醒来都会看到几条催款短信,看到外地号码来电就心慌,就连接到外卖电话,都觉得“扎心”。
(实习生徐芃对本文亦有贡献)
读完这篇文章后写点感想吧 你还可以 收藏 留以后再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