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称《人民的名义》尺度惊人:反腐自信 不怕揭短

社会万象参考消息2017-04-08 03:56
穿越到手机

微信扫一扫 分享更精彩

举报与纠错 打印本文

参考消息网4月8日报道外媒称,有“史上最大尺度反腐剧”之称的中国电视剧《人民的名义》目前在中国热播。受访学者认为,此剧除了满足观众的猎奇心理,并起到警示官员干部、凝聚社会群众反腐意识的宣教作用之外,也体现出中国对反腐成效的自信。

据新加坡《联合早报》4月7日报道,《人民的名义》由中国最高人民检察院影视中心、中共江苏省委宣传部、中央军委后勤保障部金盾影视中心等单位出品,基本上是官方作品,审查过程顺利。电视剧改编自“中国政治小说第一人”周梅森的小说,故事围绕检察官侯亮平的反贪行动和地方政治圈的明争暗斗。

该剧在中国清明节小长假之前的3月28日开播,一度高居收视榜首,全网播放量突破10亿。反腐题材新鲜是该剧大受欢迎的原因之一。中国电视剧市场近年主要被偶像剧、奇幻剧、宫廷剧、抗日剧占据。

该剧最吸睛的亮点是,大尺度、真实地反映政治黑暗面的剧情,一方面把曾经属于禁区的内容以情景再现的方式展露出来,满足了观众对贪腐内幕的猎奇,另一方面贪官狼狈落马痛哭求饶的画面,既让老百姓看了大快人心,又对官员起到警示作用。剧中正派角色对贪官振振有词的斥责,起到了政治宣教的作用。

例如,第一、二集里把贪污所得钞票藏在豪宅冰箱、墙壁、被子下面的贪官赵德汉,在剧中,赵德汉发现纸包不住火后彻底崩溃,求饶时说“我是农民的儿子”,不少贪官在忏悔录中也是这么形容自己。检察官侯亮平怒斥:“你大把大把捞黑钱的时候,怎么没有想到自己是农民的儿子?中国农民那么倒霉,有你这么个坏儿子!”

北京大学廉政建设研究中心副主任庄德水接受《联合早报》访问时说:“剧中情节和现实紧密结合,以前人们认为不可能搬上电视荧幕,现在都出来了。这体现党中央和政府反腐败的信心和决心,现在不怕揭短亮丑,可以把现实问题赤裸裸展现在社会公众面前。”

报道称,受访学者都认为,制作此剧的目的是反映十八大以来、过去四五年反腐的成果,通过文艺呈现方式进行政治宣传,并让反腐深入人心,凝聚社会对反腐的共识。

资料图片:《人民的名义》剧照

[责任编辑:妖猫妖妖]

读完这篇文章后写点感想吧 你还可以 收藏 留以后再看

关于沭阳网 | 本网动态 | 联系方式 | 投稿荐稿 | 免责声明 | 广告投放 | 微信平台 | 意见反馈 | 删帖须知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RSS订阅 | 手机站
Copyright © 2007-2018 05273.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 苏ICP备17024489号-1 苏公网安备 321322020001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