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放学后到河中游泳溺亡 学校被判担15%责任

社会万象2014-06-01 13:13
穿越到手机

微信扫一扫 分享更精彩

举报与纠错 打印本文

夏天到了,又是学生溺亡事故的高发期。因此,放假前很多学校会和家长在安全告知书上签字。但学校会因此不承担责任吗?昨天,市五中院披露的一起案例说明,如果安全告知书告知方式有问题,学校依然要担法律责任。

学生结伴游泳溺亡

去年6月放高温假前,綦江区某小学制作了一份《预防高温天气告家长书》,让学生带回家请家长签字,随后,5年级学生小兵将母亲向女士签了字的回执单交给学校。

6月19日上午放学后,小兵和六名小伙伴到河里游泳。到深水区后,小兵与桂桂因体力不支不能游到河边而溺水而亡。其余几名学生见状便各自跑回家,此事他们未向家长及老师报告。

学校告知方式有瑕疵

之后,溺亡学生家长将学校及一起游泳的学生及家长告到法院,要求承担赔偿责任。

一审中,学校以向女士已签署安全告知书,并且学生在放假期间,安全应由家长负责为由,拒绝承担责任。

“我没接到任何电话或短信的通知,一张纸条就把责任推得一干二净?”向女士还认为,按照区教委的文件要求,学校应该通过短信、电话等方式告知家长课程及安全防范等,而不是靠一纸告知书。

法院审理认为,学校的告知方式确实存在缺陷,应该承担一定的责任。家长作为监护人,疏于看护和教育,自身也存在重大过错。

法院判校方担责15%

在事故发生时,小兵、桂桂的其他同伴发现情况不对,应及时采取呼救、报警等力所能及的方式来进行救助。因此,他们的死其他五名同伴的不作为客观上延误了救助时机,故一审判决酌情确定5人各自承担1%的民事赔偿责任。

二审法院维持原判

二审法官认定,家长在安全告知书回执单上签字,并不等于安全告知的精神和意思被准确传达给家长,学校不能完全免责。

日前,市五中院二审维持原判,学校承担15%的赔偿责任,每个溺亡学生家长获赔6万多元。其他结伴游泳的学生及监护人各自担责1%。

重庆晚报记者 唐中明 见习记者 胡其涛 通讯员 郝绍彬

告知应不留空当

市五中院少年审判庭的法官表示,学生溺亡,家长状告学校的案例不少。

市五中院的承办法官称,在未成年人放假等重点时段上,学校应尽量通过电话、短信等方式告知家长,让家长充分知晓学校的放假事宜,对未成年人的监管不留“空当”。学校不能通过告知书、免责书等来规避应负的职责。

[责任编辑:admin]

读完这篇文章后写点感想吧 你还可以 收藏 留以后再看

关于沭阳网 | 本网动态 | 联系方式 | 投稿荐稿 | 免责声明 | 广告投放 | 微信平台 | 意见反馈 | 删帖须知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RSS订阅 | 手机站
Copyright © 2007-2018 05273.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 苏ICP备17024489号-1 苏公网安备 321322020001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