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要立法禁止“人肉搜索”?日前,浙江省人大正在审议的《浙江省信息化促进条例(草案)》第39条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在网络与信息系统擅自发布、传播、删除、修改信息权利人的相关信息。
这一消息似一枚重磅炸弹在互联网上引起轰动,尽管主管部门表示,上述条款主要是为保护当事人个人隐私,并非针对“人肉搜索”。但坊间对此的争论一直没有平息,甚至有外媒称,“人肉搜索”纯粹是中国制造,根本无法进行约束。
情况是不是这样呢?国外有没有“人肉”事件?他们又是如何处理的?本报记者通过对驻京外媒记者的采访,希望能对“人肉搜索”的立法提供一些借鉴。
●外媒如何看中国“人肉搜索”?
中国特色的网上追捕堪比国际刑警
2001年“人肉搜索”第一次出现,之后从寻找“虐猫女”到搜索在新闻联播中说出“很黄很暴力”的13岁女孩,再到众多网友口中的“第三者”和“贪官”,“人肉搜索”在中国经历了大约十年的历程。
“人肉搜索”对现实强大而深远的影响成为这一时期中国网络发展的焦点,并引起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泰晤士报》将其称作“数字时代中国的独特现象”,BBC在报道时直接将其翻译为“Human Flesh Search”,美国媒体还为其创造了一个专属名词“Chinese Style Internet Man Hunt”(中国特色的网上追捕)。
美国《大众科学》杂志撰文指出,中国互联网上有一群“义务巡警”,他们经常发起“人肉搜索”活动,搜寻那些在现实生活中行为不端的人。《洛杉矶时报》还曾报道称,中国的“人肉搜索”让国际刑警组织黯然失色。
媒体称,“人肉搜索”在中国如同一把双刃剑。一方面通过网络对社会生活进行有力的道德规范、舆论监督,积极推进着中国社会发展的进程;另一方面又侵犯部分人的隐私、干涉别人的正常生活,甚至还引起网络暴力的蔓延。
●“人肉搜索”是中国制造吗?
国外“人肉”也大量存在
在google 上搜索“Human Flesh Search”或“Chinese Style Internet Man Hunt”等关键词,大都追本溯源到中国,称其是中文“人肉搜索”的字面翻译。但事实上,国外“人肉搜索”也大量存在。
2005年6月,一个女孩牵的宠物狗在韩国首尔的地铁车厢内排泄,狗主人为爱犬擦拭后下了车,没有清理座位上的狗屎。这一场面被人用手机拍下后上传到网络论坛,媒体造出了“狗屎女”这一新词。
网民发起了寻找“狗屎女”运动,很快就有人将这个女孩就读的学校、身份等信息传到网上。在巨大的压力面前,这个女孩不得不公开道歉,却因此患上了严重的精神疾病。而这一事件也成为韩国推行网络实名制的导火索。
中国只是“人肉”太疯狂
再以美国为例,一段虐狗的视频被传到网上不到两天,美国网友经过一番“人肉搜索”,认定“虐狗男”是刚从伊拉克战场荣归的大兵,之后在网民的强烈谴责下,美国军方介入调查。
再比如,在今年初的澳大利亚,麦格理银行私人财富管理公司的客户顾问大卫坊?铮?习嗍蓖悼疵?C桌即锓可儿裸照的视频被上传到网络。网民很快“人肉搜索”出了这个倒霉蛋的个人信息。
他因此迅速蹿红,但职业生涯也受到很大的波动,他不仅在公司公开致歉,还厚着脸皮邀请名模可儿在请愿书上签名来保住他的工作。
《纽约时报》发表文章说,人肉搜索的目的就是要让被“人肉”的人失去工作、被邻居耻笑乃至离开所生活的地方。人肉搜索不只是一种中国现象,但中国绝对是在人肉搜索问题上最疯狂的国家。
1
2
上一页
下一页
读完这篇文章后写点感想吧 你还可以 收藏 留以后再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