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提|示
20年前,凭借葛优、梁天和张国立等影星的搞笑表演,电影《顽主》成功推介出一个新行当“三T公司”替人排忧、替人解难、替人受过!20年后,一个新型“三T公司”出现在大学校园里。这个被称为“校园跑腿族”的群体专门为“偷懒”的同学跑腿拿外卖、领包裹、送东西,每月收入所得可弥补生活费用。这一行当因宾主双方都是大学生而引发人们热议。
[价格]
送一次餐一块钱一天最多能挣40元
6月3日晚7点,某校基础医学院的罗明蹬着自行车来到校园内一栋宿舍楼下。借着路灯昏暗的灯光,罗明拿出“老板”给的地址,对照联系方式,拨通电话。
“喂,你好,我是罗明,您订的鱼香肉丝快餐到了,请问您在哪个房间?”挂了电话后,罗明径直朝楼上奔去。
接待他的“老板”共付给他6元钱,这其中餐费5块,跑腿儿费1块。这已是罗明近期接到的第5单生意。
罗明来自农村,母亲身体不好,家里还有个上高中的妹妹,父亲是家中唯一的劳动力。为减轻父母的负担,罗明一上大学就四处打听着要找兼职。听说“跑腿儿”生意红火,罗明也加入这一新“差事”。罗明用自己的QQ、飞信、校内网等网络工具发布广告信息,专为同学提供“跑腿儿”服务。“送一次餐一块钱,一天最多能跑三四十趟。我凭自己双手挣钱,没啥不好意思的。”罗明说。
但是,他又表示,这事不想让父母知道,毕竟父母那一代生活的环境不同,担心他们受不了。
其实,像罗明这样的“跑腿族”在大学里还有不少。他们专门为“偷懒”的同学跑腿拿外卖、领包裹、送东西,每月收入所得可弥补生活费用。
[分工]
力气活儿男生干送礼的活儿女生干
已经干了一段时间“跑腿儿”的赵国峰说,他的雇主多是家里比较有钱,又懒得动弹的“富二代”。他们在寝室玩游戏,睡觉等,不愿干的就找他们代替“跑腿儿”。
他坦言,刚开始靠“跑腿儿”赚钱时,他只做不认识同学的生意,害怕同学认出来笑话自己。但时间长了,这种自卑感、低人一等的观念就逐渐消失了。
由于“工龄”较长,赵国峰已成了校园中的“名人”,大家都知道“想‘跑腿儿’就找小赵”。如今他的生意还算“红火”。“这种事,脸皮薄的同学可做不来!”大大咧咧的小赵说。
其实,有些“老板”不只是嫌累怕跑腿,还怕丢面子。曾给“老板”女友送过“表白”字条的李俊伟,才“上岗”几天,便宣布“下岗”了。据他介绍,他当时接的第一宗生意是为“老板”送“表白”,但当时女孩很生气地拒绝了,并用鄙夷的眼光看着他。“虽然对方什么也没说,但自己感觉很丢人。”李俊伟不停地诉着苦水。他还说,有时候送东西,去迟几分钟,“老板”便很不满意,少不了挨骂、扣工资。
“现在时兴女孩‘跑腿儿’,尤其是送礼物,一般对方不会拒绝。”拥有半年“跑腿儿”经验的张红玉,说出了女孩儿的优势。最后她向记者透露,力气活儿男生干,轻活儿女生干。有些同学还专门开起“跑腿儿”公司,他们模仿电影《顽主》,戏称“三T公司”。
[观点]
同窗成“雇工”你能接受吗?
不管是到校园采访还是登录与大学生有关的论坛,针对高校出现的这个新职业,讨论得都相当火热。
支持方
网友梅梅:大学生应该靠自己的努力赚钱。劳动是不分贵贱,不分身份的。
网友聊聊:跑腿族方便了部分大学生;同时,贫困生也在锻炼自己的同时获取收益。校园也是社会,这是现实贫富差距的反映,并非大学生的错。
网友路勇:我佩服这些大学生勤工俭学的勇气和智慧。试想一下,倘若勤工俭学的学生对“跑腿儿”这一市场视而不见甚至敬而远之,只会将商机拱手让给社会上的人力或机构,从而让勤工俭学失去一片宝贵的阵地。
批评方
网友张传:常言道“富不过三代”,如果有的同学认为自己有钱,该劳动的不去劳动而去差使别人,我看说不定若干年以后,他很有可能会给现在的“跑腿族”去跑腿。
红霞博客:我感到悲哀,为“同窗”关系演变为“雇佣”关系而悲哀。同学情,是人世间最纯真的感情,是除父母情、兄弟姐妹手足情之外最宝贵的感情。今天的大学校园里出现的雇佣现象,是当今教育的悲哀。
某医院医生文慧:原本单纯且亲如手足的同窗之情,却被雇佣关系所代替。这样一来,原本平等的同学关系会不会因为掺杂了金钱交易而变得复杂而尴尬,“跑腿族”会不会造成大学生群体的裂痕与分化?
[专家意见]
“跑腿族”隐藏贫富差距思想引导是关键
“跑腿族”现身校园,是市场的产物,还是时代的倒退?面对备受争议的校园“跑腿族”,咱听听专家怎么说……
“对于贫困生来说,忍辱负重也是一种素质。在这种工作中,不仅使大学生在校期间的心理素质、抗压能力和自力更生的能力有所增强,还能让他们对整个家庭更具责任意识。”郑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党委副书记孙保营说。
河南教育学院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教育学老师则认为,高等教育体现的是对知识分子的公平对等。如此一来,高校大学生贫富差距进一步体现,对大学生而言是不公平的。他建议,高校应加强学生思想方面的教育和引导,在校园中杜绝这种学生雇佣关系的存在。
读完这篇文章后写点感想吧 你还可以 收藏 留以后再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