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下午,合肥一男子突遭意外被送到医院,经过抢救脱离生命危险。令人惊讶的是,虽然该男子没死,但是殡仪服务公司的人已经赶到医院,男子正在抢救时,病房外已经有两名殡仪服务人员在外等候抢生意。而记者经过调查发现,人未死殡仪公司人员提前蹲点抢生意,是殡仪服务业的一贯做法。
事件
【他遇险了】男子被送往医院抢救
昨天中午12点多,合肥市安庆路城隍庙庐州烤鸭店对面一家职介所里,一名40岁左右的男子突然倒地,呼吸心跳全部消失,众人手忙脚乱将他送到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急诊部。经过十几分钟的抢救,该男子终于恢复了心跳。合肥市一院急诊部主任程立顺介绍,初步诊断该男子是因为气道中的鲜血阻塞导致窒息。约半个小时后,男子基本体征已经稳定,被送往重症监护室(ICU)进行进一步抢救治疗。
【他俩很神秘】紧盯着抢救室内动静
男子正在抢救时,抢救室外两名年轻男子格外引人注意,因为他们紧盯着抢救室内的动静,医生询问他们是不是病人家属,两男子摇了摇头。
究竟是什么人会对病人如此“担心”呢?记者上前与他们交流,起初他们只是微微一笑,称自己是“售后服务人员”。抢救室外何来“售后”一说?经过深入交谈,记者得知,原来两男子是安徽同心殡仪服务公司的业务员,而“售后服务”是他们的行话。殡仪人员孟经理称,他们是得知有人晕倒,并且病情严重,过来抢生意的,对于他们来说,这就意味着可能是一桩生意。
【他俩很着急】 “有没有死?还没死吗? ”
看到重病的病人被推入了重症监护室,两位殡仪服务公司的人员很失望。 “有没有死?还没死吗?”两人不停地问医生或护士病人的情况。
两男子一路随着伤者到了重症监护室,在门口等了半个小时左右,该病人仍然没有“动静”,一男子眼看生意无望,准备离开。但是孟经理还没有死心,跑到主治医生办公室,再一次打探男子病情。
【他俩很失望】 “今天这趟又白跑了! ”
在医院等了约一个小时之后,得知病人生命仍在维持,两男子显得失望地开车离开医院,“这人命真大,今天这趟又白跑了! ”离开医院时,两男子嘀咕着。
孟经理称,医院内“扑空”他们经常会遇到。他说,他们在医院等人死后,将尸体免费送往殡仪馆,再和死者家属商量设灵堂等身后事。从目前市场看来,基本上是谁先抢到尸体,谁就能做成这笔生意,“只要尸体是我们运的,意味着我们有90%的机会做成这笔生意”。
调查
“谁先到谁得尸”是殡仪行规
孟经理说,很多殡仪服务公司都会把医院作为据点,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同行竞争激烈,因为殡仪行业规则是“谁先到谁得尸”,所以为了抢生意只好在人死之前就在医院等候。 “大约30%的概率我们会扑空,也就是经过抢救病人没死,所以在医院内空等活人是殡仪行业的规则,每个殡仪服务公司都会这么做。 ”孟经理说道。
一条病人信息费平均数百元
那么,殡仪公司又是如何得知医院有重病的病人呢?据一家殡仪服务公司不愿透露姓名的老板介绍,殡仪公司在各个医院内都有线人,线人提供信息,每条线索费平均达几百元。该老板说,提供线索的大多不是医院的正式员工,而是门卫、保安、清洁工之类的。另外,交警部门事故科的拖车人员也提供线索。
争议
市民:如此抢生意不大人性
孟经理称,因为他们自己也知道这种做法会让人愤怒,所以他们才会以“售后服务人员”作为自己在医院内的称谓。
对于殡仪业的这种行规,记者随机采访了一些市民,殡仪人员此举遭到众人一致反对,市民得知此事后都很惊讶,认为殡仪公司此举不大人性。 “提到殡仪两个字就会让人想起死人,殡仪是为死人服务的,但是现在他们却在门外等活人,期盼着抢救室的人早点死,能救活的人都被他们等死了。 ”市民王女士说。(张剑、张永、郑茹)
读完这篇文章后写点感想吧 你还可以 收藏 留以后再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