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准考证丢失”谣言传了这么多年,不仅造成信息资源和关注精力的巨大浪费,也消费并愚弄了网友的爱心。
“准考证丢失”谣言传了这么多年,不仅造成信息资源和关注精力的巨大浪费,也消费并愚弄了网友的爱心。
刘明炜同学的准考证又“丢”了!
高考临近,一条“刘明炜同学准考证丢失”的消息又传开了,内容如下:“有人捡到一张准考证,考生名字叫刘明炜,考点在一中,请转发,让刘明炜联系133XXXXXXXX,请扩散!千万不要耽误孩子高考。”总有好心人见了立即转发。日前,江苏警方提醒说,这条消息是近年来“准考证”谣言的翻版,当中所留电话多为吸费音讯电话,不少好心人为此中招,少则几元多则几百元的话费莫名其妙地被扣除。
可谓“年年岁岁事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近几年的高考前夕,“准考证丢失”谣言已发生多次,只不过丢准考证的同学从杨雷雷、李亚成、孙超,换成了“刘明炜”。刘明炜同学去年已经“丢”过一轮准考证了,今年又“丢”了,谣言制造者竟然已经懒惰到连人名都不换了。
此类谣言之所以年年发生、屡屡得逞,无疑是利用了公众一贯的同情和善意,把正能量当枪来使。很多人视高考为头等大事,在“全民高考”大环境下,广大网友面对“准考证丢失”消息,“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又仅是举手之劳,于是盲目回拨电话或转发信息。
结果是回拨电话者,受到钱财损失;而转发消息者,也无意中当了骗子的助攻手。最终导致信息被广泛传播,不仅造成信息资源和关注精力的巨大浪费,也消费并愚弄了网友的爱心。对此,网友有必要提高警惕,在转发此类消息前,不妨先搜索下,谣言即可“现原形”。
转发真实求助信息是行善,而控制谣言扩散、让其他人避免上当同样也是善事一件。
除了网友要加强分辨能力之外,也希望有关方面能及时辟谣、治谣。
一方面,执法部门、考试主管部门等要通过多种手段发布辟谣消息,用权威信息跑赢谣言,不给不法分子可乘之机。不仅如此,社交平台管理者对已经确认的虚假信息也有责任通过平台公告等形式广而告知,或通过技术手段进行拦截。像微博就在“不实信息曝光专区”外,还会对疑涉谣言微博下边专门进行提示。
另一方面,相关执法、监管部门,也不妨对类似有明确时间节点的谣言进行提前布控,有针对性地进行治理;同时加强全国层面的统一协查和溯源机制,对最初造谣者依法严打重罚,对涉嫌诈骗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而类似吸费电话一再成为骗子们的敛财手段,到底是通过什么线路来操作的?能否通过技术手段或完善规则彻底杜绝类似“吸费陷阱”,也需要有关部门用清晰释疑来实现“知识普及”,用强力执法来断其利益链条。
读完这篇文章后写点感想吧 你还可以 收藏 留以后再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