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1月3日,中国女孩江歌在日本被砍杀,警方调查发现,凶手为江歌室友刘鑫的前男友、中国人陈世峰。此案已经过去一年,但是在网上所引发的波澜一直没有停息。最近,知名网络视频栏目《局面》记录了江歌母亲与刘鑫见面的画面。两个小时的见面,充满了人性的悲哀,其间夹杂着江歌母亲对刘鑫的盘问和指责,以及刘鑫的痛哭和辩解。江歌的母亲表示,自己不会原谅刘鑫,而刘鑫则在舆论的重压之下,呈现出崩溃的迹象。这是一次震撼心灵的会面,不管是江歌的母亲还是刘鑫,似乎都陷入了悲伤的牢笼,她们接下来的生活让人担心。
刘鑫是被害人江歌的好朋友,事发时她们是室友关系。刘鑫称江歌为“三叔”,这是“女汉子”之间的昵称。她们都是赴日研修生,开始是打工,在为了考“大学院”而努力复习的日子,刘鑫嫌弃自己室友玩游戏影响自己复习,就向老师申请更换宿舍,于是,她搬到了江歌的宿舍。
遇害女生江歌
后来,两人都成功考进了学院,取得了人生的进步,两人也成为了朋友。江歌租了一个小房子,刘鑫和男友陈世峰分手后,江歌就邀请刘鑫住到自己的出租屋内。这是一次致命的选择,陈世峰一直在纠缠刘鑫。有一次,陈世峰又来骚扰,刘鑫请江歌帮忙劝退,江歌与陈发生了言语的争吵。
后来的凶杀,可以理解为一个渣男的情绪失控或者蓄意报复,但是不管如何,刘鑫本人并不是凶手,警方的调查也证明了这一点。视频中,江歌的母亲追问刘鑫:你知道错了吗?到底错在什么地方?刘鑫的错误之处,在于案发后没有及时把情况告知心急如焚的江歌母亲。案发后,国内舆论震动,而江歌的母亲在悲痛之余,想尽快查出此案的真相,她从女儿的手机微信聊天记录里发现了刘鑫,但是刘鑫一直避而不见,这让江歌的母亲非常愤怒。
江歌的母亲在无奈之下,把刘鑫的个人信息(家庭、姓名、电话等)发到了网上,此案在舆情上发生了巨大的转折。
此前,案件刚发生的时候,很多心怀恶意的网友对江歌的死亡幸灾乐祸。“中国女孩在日本遇害”这个简洁的新闻陈述句,给一些狭隘的网友留下了想象空间。所以,最初的网友评论,并不是呼吁查明真相,而是“活该”,潜台词是“谁让你去日本呢”。
这对江歌的母亲来说,无疑是双重的伤害。她急于知道自己女儿遇害的真相,即便从警方获得了案情的进展,她仍然想让刘鑫告诉她,江歌被害前到底发生了什么?具体是什么原因刺激了凶犯陈世峰?作为陈的前女友,以及江歌在日本最好的“闺蜜”,刘鑫这个时候应该站出来去抚慰江歌母亲受伤的心灵,但是她却消失了。
江歌室友刘鑫
当江歌母亲把刘鑫的信息公布在网上的时候,就相当于以一个悲伤母亲的名义发布了个人通缉令。此举引来了大量义愤填膺的、好事的网友,他们在网上对刘鑫展开了人肉搜索。更有不少人拨打刘鑫的电话,进行谩骂、威胁和诅咒。最终,刘鑫的精神崩溃,不敢出门。面对记者的时候,她甚至说情愿在一年前的凶杀案中死去。
看到自己的信息被公开在网上,在互联网时代长大的刘鑫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她打电话给江歌的母亲,要求她删除,否则将起诉她。刘鑫此举并没有什么错误,捍卫个人隐私权有什么错的?而且,这种隐私的公布,确实会对自己造成伤害。但是江歌母亲的问题和责难则是:是你全家的名誉(隐私)重要还是我女儿的命重要?
这个问题,刘鑫根本无法回答。谁又能回答呢?
江歌母亲
视频中江歌母亲和刘鑫的状态都非常糟糕,让人为她们担忧。江歌母亲充满愤怒,她无法缓解自己的悲伤,也看不出能够从悲伤中走出的希望。刘鑫则是不停哭泣,她这种哭泣与其说是忏悔、难过,还不如说是恐惧。
当江歌母亲说出“我不原谅”的时候,你没法指责她。尽管世界上确实发生过原谅凶手的人,但是我们无法用最高的觉悟来要求一个失去女儿的母亲。江歌母亲对刘鑫的埋怨和恨,又何尝不是对自己的伤害呢?她为自己筑起了悲伤的牢笼,直到她能够原谅的时候才能走出。
当地媒体报道的陈世峰形象
她们都是受害者,毫无疑问,凶手是陈世峰。但是,她们在案发一年后仍然处在这么糟糕的状态,不能不说还有一个帮凶群体,那就是那些戾气十足的网友。
网络暴力不是什么新话题。在PC时代,所谓人肉搜索就给不少当事人带来了困扰。这个案子中,网络暴力有两次浪潮:案件刚发生的时候,网友对江歌的质疑,肯定让江歌的母亲难过,这是第一阶段。等到江歌母亲把刘鑫的个人信息公布到网上时,就引发了第二轮网络暴力,这一轮更严重,也更持久,直到现在,你在网上搜索“刘鑫”,自动匹配到一个搜索选项就是“刘鑫人肉”。
类似“江歌事件始末:人心可以无耻到哪种地步”这样的文章标题,已经算是相当温和的了。更多的评论跟帖,对刘鑫进行谩骂和诅咒,更有不少正义感爆棚的人,把这种威胁引入到现实生活中,他们拨打刘鑫和家人的电话进行威胁和谩骂。很明显,这已经到了违法边缘,但是刘鑫除了躲在房间里,根本没有办法应对。
这种网络暴力的特点,就是每个键盘侠都披着正义的外衣,他们认为自己正在主持人间的正义,而根本没有想到,自己的言语攻击,可能会让一个人走向死亡。对那些谩骂者来说,某一天的网络跟帖,可能只是一时的发泄,事后恐怕连自己都不记得了。没错,那只是几十个字的评论,但是每人施加一点恶,对被指责的个体来讲,就是足以压垮她的滔滔巨流。
会面的江歌母亲与刘鑫
这种集体对个人的语言暴力,最终追责起来非常困难。施暴者会认为,自己仅仅说了一句话,而且完全是出于好心,而对被侵犯的人来说,即便起诉,你也无法一一追责,被告的人数足以让你望而生畏。因此,网络暴力最终都会陷入一种“免责”状态,这对那些习惯于在网上攻击的人,简直是一种鼓励。
网络化生存对每个人来说都是一个重要命题,如何保护我们的个人隐私当然重要,但是如何尊重别人的隐私也同样重要。中国互联网已经进入到了第20个年头,网络世界的原住民都已长大成人,我们必须达成尊重他人的共识:当群体在以正义的名义指责个人的时候,我们就要警惕,这种指责很有可能已经走偏,并且可能成为杀人的利器。